為何半導體是貿易摩擦最受傷的地方?
2020/6/11 14:18:49 點擊:
自新冠肺炎蔓延以來,人們基本上以居家辦公居多。這期間,筆者并沒有什么心情寫有關時事方面的文章,而是打算基于筆者自身在半導體行業的經驗寫一些文章,在即將落筆的時候,筆者打算就如今媒體熱火朝天報道的中美貿易摩擦寫一篇文章,最近這兩三個月期間的主要新聞如下:

負責生產TSMC的尖端工藝--7納米(N7)的Fab15。(圖片出自:TSMC)
美國持續提高對中國的工業政策—“中國制造2025”的警惕性,美國實行的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出口限制禁令,對中國的工業政策造成了很大影響。
在“中國制造2025”的明細中,提到要強化10個行業,而半導體行業是以5G為首的尖端技術產業的核心。
作為中國產業政策的核心企業—華為已經開始尋找中國國產半導體產品、或者尋找其他可代替產品,以滿足自身需求,而這種影響也已經波及到日本企業。
與此同時,對中國政治形勢持有警戒態度的蔡英文再次當選臺灣當局領導人,可見美國對臺灣當局的支持態度。
作為臺灣經濟的核心半導體企業、全球最大的Foundry工廠—TSMC已經停止接收華為的新訂單,因此,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而不可或缺的核心半導體企業—華為,將無法依賴TSMC。且TSMC已經決定在美國建設新一代最尖端半導體工廠。
雖然以上新聞中羅列了中國、美國、中國臺灣、華為、TSMC等五個要素,恐怕今年半導體行業的動向還繼續會圍繞以上這五要素的緊密聯系而展開。
日本曾經經歷的、與美國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
筆者于1986年入職AMD,當時正處于日本、美國半導體貿易摩擦的頂峰時期。會說英語的筆者突然被任命為日本AMD的代表,從而得以參加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有關政府、半導體行業的等會議。當AMD的CEO--桑德斯先生正好在日本的時候,發生了一樁令人驚愕的事件,即當富士通打算收購位于硅谷的老牌半導體廠家—飛兆半導體國際有限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Inc.)的時候,美國政府提出了反對意見。其理由是出于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慮。當時的飛兆半導體國際有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陷入了困境,防空導彈“愛國者(Patriot)”等美國產的武器中曾大量采用了飛兆半導體國際有限公司產的軍用半導體。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很擔心這些主要半導體相關的技術要素被日本企業吞并。
當時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的排名如下表所示。

1987年的全球半導體廠家的排名。筆者之所以特意列舉前12家企業,是因為當時的AMD跌破了前十。(表格出自:筆者根據當時的資料,制作了此表。)
www.gjak.cn
由于當時日本的綜合半導體廠家在市場上異軍突起,因此作為半導體鼻祖的美國開始持有很大的危機感—“這樣發展下去,全球半導體市場早晚要被日本企業占據”。
半導體行業的組織—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雇傭了較強勢的政治說客(Lobbyist),向美國政府施加“長此以往,將會對美國產生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的壓力,因此,半導體成為了與農產品等并行的貿易交涉問題之一。
當時,筆者僅有三十歲左右,因此對于涉及經濟、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的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的本質問題,并不十分了解。筆者僅記得:美國當時批判日本設置了過多的關于半導體的貿易壁壘,且美國要求占據日本20%以上的半導體市場,而日本卻提出“我們已經購買了足夠的美國的半導體”的意見,矛盾充斥在兩國之間。
隨著經驗的積累,筆者終于明白了中美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一個是成熟的霸權國家--美國,而另一個是希望盡快發展自身的超級大國--中國。作為支撐近代國家實力的重要的指標--半導體技術成為了美國打壓中國的核心領域,毫無疑問會引起人們的關注。
越來越復雜化、政治化的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趨勢
三十五年前筆者經歷的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今天的中美角逐情況之間的差異如下所示:
作為自由資本主義的“領頭羊( Champion)”國家--美國的霸權勢力正逐日變弱,且美國提出的“全球化戰略( Globalism)”正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而此時,實施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正加速擴大國家實力、鞏固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其中,半導體的技術實力與經濟、軍事兩方面都具有緊密的聯系,且是極其重要的行業。
由于TSMC這樣的強大的Foundry公司的登場,半導體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細微化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促使了“芯片設計”、“芯片生產”成為了不同的業務領域??梢哉f,TSMC是中美貿易戰中位于“臺風眼”的具有代表性的臺灣企業之一,TSMC不僅已經占據了全球Foundry的一半的市場份額,而且還在繼續擴大規模。
就華為而言,基站、5G技術的市場占比處于全球絕對領先的地位,但是由于美國持續對個同盟國施加壓力,因此華為也開始受到美國的影響。就華為的尖端半導體產品而言,其旗下的半導體廠家--海思對TSMC的依賴程度也較高。因此,要想提高中國本土半導體自給率是十分困難的。
在半導體行業紛爭處于最“熱火朝天”之際,新冠肺炎又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導致全球供應鏈岌岌可危。而且,很難預測今天的狀況將會持續到什么時候。
雖然中美兩國國內都存在一定問題,但在外交上卻不分上下。原本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半導體行業如今成為了國家之間政治斗爭的要素。
苦于不斷在美國蔓延的新冠肺炎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到底對半導體行業有多大的興趣,我們不得而知。此外,對于中國而言,雖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但是提高半導體的自給自足率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且這條路走起來非常困難。被稱為“產業之米”的半導體的戰略意義越來越重要,從半導體貿易摩擦“窺見”的全球事件也十分有意思,其影響不僅僅涉及美國、中國、中國臺灣,未來肯定也會波及到韓國、日本等半導體先進國家。

負責生產TSMC的尖端工藝--7納米(N7)的Fab15。(圖片出自:TSMC)
美國持續提高對中國的工業政策—“中國制造2025”的警惕性,美國實行的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出口限制禁令,對中國的工業政策造成了很大影響。
在“中國制造2025”的明細中,提到要強化10個行業,而半導體行業是以5G為首的尖端技術產業的核心。
作為中國產業政策的核心企業—華為已經開始尋找中國國產半導體產品、或者尋找其他可代替產品,以滿足自身需求,而這種影響也已經波及到日本企業。
與此同時,對中國政治形勢持有警戒態度的蔡英文再次當選臺灣當局領導人,可見美國對臺灣當局的支持態度。
作為臺灣經濟的核心半導體企業、全球最大的Foundry工廠—TSMC已經停止接收華為的新訂單,因此,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而不可或缺的核心半導體企業—華為,將無法依賴TSMC。且TSMC已經決定在美國建設新一代最尖端半導體工廠。
雖然以上新聞中羅列了中國、美國、中國臺灣、華為、TSMC等五個要素,恐怕今年半導體行業的動向還繼續會圍繞以上這五要素的緊密聯系而展開。
日本曾經經歷的、與美國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
筆者于1986年入職AMD,當時正處于日本、美國半導體貿易摩擦的頂峰時期。會說英語的筆者突然被任命為日本AMD的代表,從而得以參加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有關政府、半導體行業的等會議。當AMD的CEO--桑德斯先生正好在日本的時候,發生了一樁令人驚愕的事件,即當富士通打算收購位于硅谷的老牌半導體廠家—飛兆半導體國際有限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International, Inc.)的時候,美國政府提出了反對意見。其理由是出于美國國家安全的考慮。當時的飛兆半導體國際有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陷入了困境,防空導彈“愛國者(Patriot)”等美國產的武器中曾大量采用了飛兆半導體國際有限公司產的軍用半導體。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很擔心這些主要半導體相關的技術要素被日本企業吞并。
當時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的排名如下表所示。

1987年的全球半導體廠家的排名。筆者之所以特意列舉前12家企業,是因為當時的AMD跌破了前十。(表格出自:筆者根據當時的資料,制作了此表。)
www.gjak.cn
由于當時日本的綜合半導體廠家在市場上異軍突起,因此作為半導體鼻祖的美國開始持有很大的危機感—“這樣發展下去,全球半導體市場早晚要被日本企業占據”。
半導體行業的組織—SIA(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雇傭了較強勢的政治說客(Lobbyist),向美國政府施加“長此以往,將會對美國產生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的壓力,因此,半導體成為了與農產品等并行的貿易交涉問題之一。
當時,筆者僅有三十歲左右,因此對于涉及經濟、政治、外交、安全等方面的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的本質問題,并不十分了解。筆者僅記得:美國當時批判日本設置了過多的關于半導體的貿易壁壘,且美國要求占據日本20%以上的半導體市場,而日本卻提出“我們已經購買了足夠的美國的半導體”的意見,矛盾充斥在兩國之間。
隨著經驗的積累,筆者終于明白了中美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的發生是歷史的必然,一個是成熟的霸權國家--美國,而另一個是希望盡快發展自身的超級大國--中國。作為支撐近代國家實力的重要的指標--半導體技術成為了美國打壓中國的核心領域,毫無疑問會引起人們的關注。
越來越復雜化、政治化的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趨勢
三十五年前筆者經歷的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半導體貿易摩擦、今天的中美角逐情況之間的差異如下所示:
作為自由資本主義的“領頭羊( Champion)”國家--美國的霸權勢力正逐日變弱,且美國提出的“全球化戰略( Globalism)”正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而此時,實施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正加速擴大國家實力、鞏固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其中,半導體的技術實力與經濟、軍事兩方面都具有緊密的聯系,且是極其重要的行業。
由于TSMC這樣的強大的Foundry公司的登場,半導體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細微化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促使了“芯片設計”、“芯片生產”成為了不同的業務領域??梢哉f,TSMC是中美貿易戰中位于“臺風眼”的具有代表性的臺灣企業之一,TSMC不僅已經占據了全球Foundry的一半的市場份額,而且還在繼續擴大規模。
就華為而言,基站、5G技術的市場占比處于全球絕對領先的地位,但是由于美國持續對個同盟國施加壓力,因此華為也開始受到美國的影響。就華為的尖端半導體產品而言,其旗下的半導體廠家--海思對TSMC的依賴程度也較高。因此,要想提高中國本土半導體自給率是十分困難的。
在半導體行業紛爭處于最“熱火朝天”之際,新冠肺炎又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導致全球供應鏈岌岌可危。而且,很難預測今天的狀況將會持續到什么時候。
雖然中美兩國國內都存在一定問題,但在外交上卻不分上下。原本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半導體行業如今成為了國家之間政治斗爭的要素。
苦于不斷在美國蔓延的新冠肺炎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到底對半導體行業有多大的興趣,我們不得而知。此外,對于中國而言,雖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但是提高半導體的自給自足率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且這條路走起來非常困難。被稱為“產業之米”的半導體的戰略意義越來越重要,從半導體貿易摩擦“窺見”的全球事件也十分有意思,其影響不僅僅涉及美國、中國、中國臺灣,未來肯定也會波及到韓國、日本等半導體先進國家。
- 上一篇:聯發科天璣系列芯片受熱捧,今年出貨量有望超過8000萬 2020/6/11
- 下一篇:攝像機反光鏡頭玩具機器人共享單車馬達電機驅動芯片GC8549 20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