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可調照明系統中傳感器的可靠性如何?
可調照明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傳感器檢測發出的光,將相關信息發送到系統控制器,然后對相關色溫(CCT)進行適當調整。
可調白光照明技術(有時也稱為混合白光或可變白光)利用多種LED光源的組合,在不同時間產生不同CCT的光,這可通過手動或預先編程進行設置。采用這種技術的系統一般應用于需要通過改變環境光的色溫來營造氛圍的場所(餐廳、畫廊等),或特定的活動(例如醫院的檢查)。CCT調節還適用于辦公室和其他沒有日光照射的室內空間,用于促進晝夜節律反應。
1931年,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根據對人類視覺感知的實驗研究,發布了第一個色彩空間規范。人眼包含三類“錐體”細胞,每類細胞會受到不同波長的光的刺激,這三種波長大致對應紅色、綠色和藍色,CIE 1931色彩空間就是圍繞這些“三色刺激值”構建的。CIE 1931 RGB色彩空間成為后來XYZ色彩空間的基礎。XYZ色彩空間的結構是Y軸對應亮度,Z軸近似等于RGB藍色,X軸則合并了紅色、綠色和藍色。
CIE 1960色彩空間(u-v坐標)和后來取代它的CIE 1976色彩空間(u'-v'坐標)均根據人類視覺感知對色彩空間的均勻性進行了改進。x-y坐標色彩空間和u'-v'坐標色彩空間在今天都很常用。
白色光源的CCT被指定為黑體軌跡上最接近給定色彩空間的點。圖1中的曲線描繪的是從較高色溫的冷白色到較低色溫的暖白色的軌跡,軌跡上的等溫線表示給定色溫的對應坐標范圍。
圖2是可調白光照明產品的典型設計,其中使用的兩組含磷光體涂層的LED具有不同的CCT,一組的CCT約為2700K,另一組的約為5000~6500K。存儲在照明系統控制器中的算法可以調整每組的輸出,從而實現具有不同CCT和不同強度的白光照明。
傳感器將色度信息發送給系統控制器,使CCT可以按預先的設定或根據光源本身產生的色度偏移(這是隨時間推移不可避免的現象)進行調整。
LED光源色度偏移的原因仍在繼續研究中,而對于傳感器響應穩定性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最近由RTI International與KeyLogic Systems聯合為美國能源部(DoE)完成的一份報告評估了一種六通道傳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這種傳感器能為可調白光產品提供信息以便進行色度調整。
DoE在研究中測試的這個傳感器由六個CMOS光電二極管組成,其中五個二極管用高斯干涉濾光片蓋住,以便對不同的輸入波長進行不同的響應。集成到傳感器中的五個濾光片包含:一個暗濾光器(所有光都被吸收)、三色X函數、三色Y函數、三色Z函數和近紅外。第六個光電二極管沒有被蓋住。出于研究的目的,只使用X、Y和Z通道的響應來計算色度。
目前還沒有標準來評估傳感器的長期性能,研究中使用的測試協議是內部開發的,類似用于電子設備的測試協議。這些器件在三種不同的環境下(室溫環境、75°C高溫環境、75°C/75%相對濕度(RH)環境)連續運行了5,000個小時。總共測試了20個傳感器,只有一個傳感器出現異常:在75°C/75% RH環境下運行5,000小時后顯示參數失效。從測試結果可得出結論:這種傳感器設計“高度可靠”。
照明系統以前只具備簡單的發光功能,現在具備了更復雜的功能(例如動態功能),因此必須確保負責控制系統反饋的傳感器在系統的使用期限內可靠運行。對其他傳感器產品的進一步研究,將提高人們對傳感器長期可靠性的信心。
*************************
深圳市錦鋒科技有限公司代理各類霍爾傳感器


- 上一篇:為什么提高感性負載功率因數要并聯電容器而不是串聯? 2021/8/23
- 下一篇:大量ESP8266 WIFI模塊現貨庫存清倉 20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