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9月再漲15%!這次漲價的原因竟是...
鑒于全球芯片荒自2020年下半年延續至今仍未明朗,臺系MCU大廠近日再度向客戶發出漲價公告。不過,這次漲價的品類不是MCU,而是...
獲悉,臺系MCU大廠新唐科技近期向客戶發出漲價公告。不過,根據公告內容指出,這次調漲的并不是當前市場供不應求的微控制器 (MCU) 的部分,而是對晶圓代工服務進行漲價。
至于漲價原因,漲價函顯示,是因2021年第3季的晶圓市場持續的供不應求情況造成產能失調所致,因此,新唐科技決定,自9月1日開始上調晶圓代工價格,調整幅度為現行的基礎調高15%。此外,新唐表示,凡9月1起上線的晶圓均以新價格執行,包含未上線訂單部分晶圓也修改為新價格。
為啥新唐要調漲代工價?
公開資料顯示,存儲芯片大廠華邦集團旗下新唐科技主要產品線為消費電子IC、電腦IC和晶圓代工服務。新唐的晶圓代工分面則是用于MCU和功率芯片的生產上。
有數據顯示,目前MOSFET交期已達4~5個月,MCU最久超半年以上,而供不應求也帶動價格逐季上漲。此前包括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安森美等國際IDM廠商都有針對MOSFET產品發出漲價函。再者,近期也有消息傳出,包括華潤微、揚杰科技和新潔能等國內廠商預計將在今年Q4再次提高MOSFET報價;MCU方面年初就曾有義隆、松翰暫停接單的消息傳出。(延伸閱讀:【盤點】2021年Q3廠商漲價信息一覽 )
國際電子商情關注到,得益于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及價格調漲,新唐Q2毛利率叫上一季度提升了41%。此外,新唐先前在法說會上表示,認為下半年因為供需仍然吃緊,為價格做有力支撐,但預計下半年景氣不會有明顯反轉,毛利率可望維持在高檔。
聯電回應漲價傳聞
無獨有偶,針對市場上月底傳出的晶圓代工價格將在今年Q4再度調漲10%的消息(點擊查看相關報道),聯電今(16)日有了回應。
受惠5G與電動車應用市場需求強勁,聯電接單持續滿載,報價也進一步調漲,推升7月營收攀高至新臺幣183.66億元,較6月再增加5.9%,連續3個月營收創歷史新高。
聯電總經理王石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在包含5G和電動車的大趨勢下,Q3的需求仍然強勁,包括8英寸及12英寸整體供給面緊張狀況預料將會持續;借由產品組合進一步的優化、降低成本以及生產效率的提升,預期聯電毛利成長動能將可持續到Q3。
聯電預期整體Q3晶圓出貨量將增加1%至2%,產品平均售價揚升6%,毛利率將達35%。據悉,由于晶圓代工產能持續供不應求,聯電5月1日、7月1日代工報價已漲過兩波。由于產能不足,聯電計劃擴充在臺南科學園區Fab 12A P6廠區產能,將采28nm制程、月產能2.75萬片,客戶將以議定價格預先支付訂金,預計新產能將在2023年Q2開出。
有業者預估,聯電Q2營收將季增約7%至8%,可望續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預估今年聯電調漲價格幅度大約在13%左右。
當前的缺貨市況,是怎么發生的?
據國際電子商情觀察,造成當前缺貨市況的直接原因有四。一是晶圓代工及封測代工產能持續供不應求;二是來自5G、高性能計算、汽車等市場需求激增;三是全球芯片供應鏈分布不平衡,行業皆知,芯片生產環節較多,而一顆芯片的生產從晶圓切割開始到封測環節,期間未完成的芯片可能會經過很多個地區或國家,而疫情爆發后,更漫長的運輸期使各環廠商產線滿載運轉仍供不應求;四是新冠變種病毒Delta肆虐,使東南亞地區芯片 工廠運營受到影響。上周,日產就因馬來西亞芯片供應問題,宣布其美國主要整車工廠自今(16)日起停產兩周。
- 上一篇:49億歐元并購案新進展!瑞薩預計月底完成接收Dialog 2021/8/18
- 下一篇:聞泰:對英國最大晶圓制造商收購! 202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