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飛機完成多家航司首飛,但4成零部件依賴進口
2024-9-23 10:41:20??????點擊:
昨日(9月19日),南航首架C919飛機(CZ3539廣州至上海虹橋航班)執行商業首飛。自2023年5月28日國產C919大飛機首次完成商業飛行以來,到2024年9月19日該機型已經完成了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和南航)的商業首飛。
C919大型客機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干線客機。資料顯示,C919機長38.9米、翼展35.8米、機高11.95米,空機重量45.7噸、最大商載18.9噸,為C類飛機 。座級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
已收獲全球1400架訂單
據了解,C919飛機單價為0.9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6.53億元。目前,C919已經收獲全球1,400架訂單。中國三大航司的C919飛機的訂單數量均達100架,計劃于2024年至2031年分批交付。截至2024年8月底,C919的交付數量為9架——東航交付7架、國航交付1架、南航交付1架。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東航方面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該航司在2021年簽訂首批5架的基礎上,于2023年9月再增訂100架C919大型客機。其具體交付計劃為——2024年計劃交付5架,2025年至2027年每年計劃交付10架,2028年至2030年每年計劃交付15架,2031年計劃交付20架。
實際上,C919的交付速度并不算快,其交付速度主要受以下原因影響:一方面,對質量的重視,中國商飛在C919項目中非常注重飛機的質量而非速度,為確保飛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方面達到高標準;另一方面,供應鏈和工藝成熟度,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研發、制造的大飛機,其供應鏈和工藝成熟度也在逐步完善中。相信隨著供應鏈的優化和工藝的成熟,C919的產能將得到較大的提升。
目前C919國產化率約達60%
C919飛機是中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中程干線客機,C919飛機項目一經立項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據了解,中國商飛建立了較完善的“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最大限度聚集國內外資源打造中國民機品牌,帶動形成以該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民機技術研發體系。
?“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是一種生產模式,其中主制造商是生產批準證件的申請人或持證人,負責型號合格審定過程中開展試驗件及原型機生產制造。供應商則是指向主制造商提供原材料、零組件、或加工等服務的單位。這種模式強調供應鏈上各企業的協同運作,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無縫對接”,以提升合作的整體績效。
當然,在“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下,C919飛機仍依賴全球供應鏈,目前C919飛機中進口件大約占了40%。其中,已交付的C919采用的發動機型號為LEAP-1C,這是一款雙發渦扇中型發動機,具有高效、可靠和環保的特點。LEAP-1C發動機由CFM國際公司生產,該公司是法國賽峰集團旗下斯奈克瑪與美國GE的合資公司。
據業內人士統計,C919飛機的主要部件供應商如下:發動機由美法合資GFM國際公司提供,飛行數據記錄系統由美國通用電氣提供,機輪/剎車系統由美國霍尼韋爾提供,起落架系統由德國利勃海爾航空航天提供,機身鋁合金部件由美國Arconic提供,航電系統由美國羅克韋爾柯林斯提供,機翼、尾翼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提供。
可能會有人擔心C919的核心零部件依賴外國。針對這種質疑,C919型號副總設計師傅國華曾專門解釋道,C919的總體設計和系統集成由我國自主完成,而系統集成并非簡單把先進部件進行組裝。一架商用飛機由飛行控制裝置、液壓系統、電氣等多個復雜系統組成,飛機必須適應高低溫極限、振動、潮濕、液體污染等嚴酷條件,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適合商用飛機使用的系統,以上這些難題均由我國科研人員攻關解決。
目前,美國波音飛機國產化率約為50%,歐洲空客約70%的核心零部件及材料出自歐洲國家。由此可見,C919的國產化率也不算低。另外,在國產的發動機方面,國產航發CJ-1000A已經完成研制,現在正在接受飛行試驗階段。中國商飛在2022年發布的信息顯示,搭載國產航發CJ-1000A發動機的C919最早將在2025年問世。相信隨著國內廠商在技術方面的進一步突破,未來配套的國產供應商比例會進一步提升。
據悉,C919的安全飛行時間已經累計超過1萬小時,執行商業航班超過3,700班、承運旅客突破了50萬人次。?這一成績標志著C919大型客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C919大型客機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是中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干線客機。資料顯示,C919機長38.9米、翼展35.8米、機高11.95米,空機重量45.7噸、最大商載18.9噸,為C類飛機 。座級158-192座,航程4,075-5,555公里。
已收獲全球1400架訂單
據了解,C919飛機單價為0.9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為6.53億元。目前,C919已經收獲全球1,400架訂單。中國三大航司的C919飛機的訂單數量均達100架,計劃于2024年至2031年分批交付。截至2024年8月底,C919的交付數量為9架——東航交付7架、國航交付1架、南航交付1架。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東航方面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該航司在2021年簽訂首批5架的基礎上,于2023年9月再增訂100架C919大型客機。其具體交付計劃為——2024年計劃交付5架,2025年至2027年每年計劃交付10架,2028年至2030年每年計劃交付15架,2031年計劃交付20架。
實際上,C919的交付速度并不算快,其交付速度主要受以下原因影響:一方面,對質量的重視,中國商飛在C919項目中非常注重飛機的質量而非速度,為確保飛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方面達到高標準;另一方面,供應鏈和工藝成熟度,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研發、制造的大飛機,其供應鏈和工藝成熟度也在逐步完善中。相信隨著供應鏈的優化和工藝的成熟,C919的產能將得到較大的提升。
目前C919國產化率約達60%
C919飛機是中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中程干線客機,C919飛機項目一經立項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據了解,中國商飛建立了較完善的“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最大限度聚集國內外資源打造中國民機品牌,帶動形成以該公司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民機技術研發體系。
?“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是一種生產模式,其中主制造商是生產批準證件的申請人或持證人,負責型號合格審定過程中開展試驗件及原型機生產制造。供應商則是指向主制造商提供原材料、零組件、或加工等服務的單位。這種模式強調供應鏈上各企業的協同運作,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無縫對接”,以提升合作的整體績效。
當然,在“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下,C919飛機仍依賴全球供應鏈,目前C919飛機中進口件大約占了40%。其中,已交付的C919采用的發動機型號為LEAP-1C,這是一款雙發渦扇中型發動機,具有高效、可靠和環保的特點。LEAP-1C發動機由CFM國際公司生產,該公司是法國賽峰集團旗下斯奈克瑪與美國GE的合資公司。
據業內人士統計,C919飛機的主要部件供應商如下:發動機由美法合資GFM國際公司提供,飛行數據記錄系統由美國通用電氣提供,機輪/剎車系統由美國霍尼韋爾提供,起落架系統由德國利勃海爾航空航天提供,機身鋁合金部件由美國Arconic提供,航電系統由美國羅克韋爾柯林斯提供,機翼、尾翼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提供。
可能會有人擔心C919的核心零部件依賴外國。針對這種質疑,C919型號副總設計師傅國華曾專門解釋道,C919的總體設計和系統集成由我國自主完成,而系統集成并非簡單把先進部件進行組裝。一架商用飛機由飛行控制裝置、液壓系統、電氣等多個復雜系統組成,飛機必須適應高低溫極限、振動、潮濕、液體污染等嚴酷條件,這樣才能成為合格的適合商用飛機使用的系統,以上這些難題均由我國科研人員攻關解決。
目前,美國波音飛機國產化率約為50%,歐洲空客約70%的核心零部件及材料出自歐洲國家。由此可見,C919的國產化率也不算低。另外,在國產的發動機方面,國產航發CJ-1000A已經完成研制,現在正在接受飛行試驗階段。中國商飛在2022年發布的信息顯示,搭載國產航發CJ-1000A發動機的C919最早將在2025年問世。相信隨著國內廠商在技術方面的進一步突破,未來配套的國產供應商比例會進一步提升。
據悉,C919的安全飛行時間已經累計超過1萬小時,執行商業航班超過3,700班、承運旅客突破了50萬人次。?這一成績標志著C919大型客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 上一篇:蔚來考慮接手“奧迪都養不起的工廠”? 2024/9/23
- 下一篇:浮筒液位計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202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