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巨頭英飛凌,企業核心知識產權注冊于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
美國對華為實施的芯片禁令,導致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生巨變。中國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市場之一,芯片禁令也意味著美國技術在中國市場的退出。
據悉,美國在今年向中國企業發布芯片禁令,這導致包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業、產業鏈環節,都將無法為中國市場服務。而中國每年巨大的芯片需求量,使得更多的外企瞄準了這塊“肥肉”。
根據媒體消息,全球光刻機巨頭ASML近日宣布,將加速在中國的市場推進,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建立。毫無疑問,ASML看準美國與中國的科技脫鉤,欲在中國半導體產業騰飛的階段,分得一杯羹。
根據外媒報道,來自德國的半導體巨頭英飛凌,也將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瞄準了中國市場。根據其CEO發布的言論稱:該企業核心知識產權都是在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注冊的,這確保了該企業對相應技術100%的可控。
換言之,該企業所涉及生產的芯片產品,僅有小部分受到美國芯片禁令的限制。
根據產業鏈給出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芯片進口仍將達到3000億美元的規模。如此龐大的市場與美國“脫鉤”后,成為行業競爭對手爭取的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高通曾向美國發出警告,其稱芯片禁令會使其損失超過80億美元,而這些損失的市場,將被其海外競爭對手瓜分。
目前來看,高通的這一擔心正在成為現實。
國際半導體協會也曾表示:美國針對華為的芯片禁令,會使海外客戶對美國企業的信心不足。
一旦中國市場與非美國技術銜接,這將有助于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加速對美國的“脫離”。
- 上一篇:芯片戰爭,也許已不是經濟問題 2020/10/10
- 下一篇: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事關“黑洞” 20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