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光榮的桂冠上,必有美國制裁的荊棘
2022-8-19 10:57:30??????點擊:
8月1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公告,將四項“新興和基礎技術”納入新的出口管制,其中有半導體材料氧化鎵和金剛石及專門用于3納米及以下芯片設計的EDA/ECAD軟件等。
8月11日,中芯國際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當季營收突破19億美元,同比增長41.6%,創歷史新高。8月12日,華為公布上半年業績,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在經歷了六個季度的下降之后,終于止跌回升。
上述事件及時間點或許是巧合,但把這些消息連起來看,就非常有意義。
展望未來,為了打壓中國半導體,美國會越來越任性,以后肯定還有更多加碼制裁。但中國產業會越來越有韌性,以后必定會取得更多優異成就。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美國制裁的荊棘終會編織出中國芯耀眼的桂冠。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的邊際效應已經減弱
前些年,美國將華為、中芯等龍頭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全面打壓;現在則圍繞著半導體制造,在14nm以下半導體設備、EDA等領域進行圍追堵截式的制裁。看似“組合拳”,看似動作不斷。但是,美國制裁所發揮的邊際效應卻不斷減弱。
此前,中國企業面對制裁時,政府、股東、企業、客戶和資本市場都會有劇烈的反應。但當制裁成為家常便飯,再有此類制裁時,中國產業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早有預期,已有預案。
制裁這把雙刃劍對中國的邊際效應減弱的同時,對美國公司的反噬效用卻開始顯現。半導體產業規律是“上行周期看上游,下行周期看下游”,現在市場進入下行周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最開放的、最具創新活力的半導體市場,在下行周期更具吸引力。如今,很多美國企業都發出業績預警,同時對中國市場充滿了期待,也對美國制裁帶來的中國市場的下降心懷不滿。因此,不少美國企業開始抱怨,美國制裁讓其受到嚴重損失。畢竟美國企業一旦選擇放棄中國市場,再要回歸,就會事倍功半。
欣喜之余保持必要的清醒
華為在發布財報時強調,取得增長主要因為ICT基礎設施業務仍保持了穩定增長,但終端業務受到較大影響,目前利潤率僅為5%。無論5G、服務器還是終端業務,華為其實還未徹底脫離國際供應鏈,暫時也看不到明顯改善的跡象;至于中芯由于產能緊張,導致平均售價的上升抬升業績之外,中芯取得的成績與國內相關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但也與它秉承國際化的戰略也有重要關聯。目前中芯在設備、軟件、材料等方面還離不開國際供應鏈,未來被美國加碼制裁后,在先進工藝的突破上會更加艱難,業績肯定也會有反復。
另外,我們對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是長期戰略,要有充分思想準備。我們要在戰略上有信心,戰術上有耐心。宏觀上有決心,微觀上有細心。
華為鳳凰涅槃、中芯行穩致遠的啟示
當下美國也在加大投入和拉攏其他地區,通過芯片法案,推動CHIP4聯盟,試圖將中國排擠在全球供應鏈之外。
美國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這些年中芯與華為盡管在美國的制裁之下,它們也在堅持國際合作,它們的國際團隊、國際供應商、國際客戶給予了巨大的支持。這意味著美國單邊的制裁并不能隔斷國際力量和我們的合作,這也是美國Chip4與芯片法案出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國內龍頭企業在團結國際合作伙伴,帶動國內產業國產化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半導體必須要國際化,而美國并不是國際化的唯一代表。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多數國際企業仍愿意與中國合作。中國產業需秉承開放的態度,支持和鼓勵與國際企業合作,這是走出至暗時刻的重要原因。我們不能忽略這一點。
此外,國內企業得以發展,與中國半導體的全產業鏈突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國內企業在成熟工藝已經取得多點式突破,并逐步形成替代效應。在先進工藝上也有不少點式突破。假以時日,國產化的成果便會遍地開花。
一手積極追求國際化,一手堅持推動國產化,這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應對美國制裁的方法論。今天是借助國際化帶動國產化,明天是推動國產化融入國際化。中國開放和融入世界不是權宜之計,而必須是內心深處的信仰。從大處說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有之義;從小處說,當我們被卡脖子的時候我們必須用好國際供應鏈,以開放對封閉,以合作對制裁,以空間換時間。只有深度融入國際化,才能成功地推動國產化;同樣成功的國產化,必然也是深度融入的國際化,二者并不矛盾。當然在國際化與國產化兩手抓的過程中,我們要妥善地處理二者的權重、時空、分工、合作、難易等要素。
在目前階段,我們要實事求是、專業務實地分析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優劣勢,長短板,該與國際合作的創造一切條件強化合作;哪些領域該自力更生,就堅定地要自力更生;哪些領域我們可以可控,那我們就要用好每個全球資源爭取可控;哪些領域必須自主,那就要堅決追求自主。
總結
從中國產業近幾年的表現來看,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已經進入了僵持階段。縱然美國制裁不斷在加碼,我們遇到的困難也在不斷增加,但只要我們專業應對,我們的產業就會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制裁之下雖然生存艱難,但我們日拱一卒,每天都在進步。中芯華為就是中華芯,終有為!
兩岸猿聲不住啼,輕舟終過萬重山。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而中國芯的成功更是如此!
8月11日,中芯國際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當季營收突破19億美元,同比增長41.6%,創歷史新高。8月12日,華為公布上半年業績,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在經歷了六個季度的下降之后,終于止跌回升。
上述事件及時間點或許是巧合,但把這些消息連起來看,就非常有意義。
展望未來,為了打壓中國半導體,美國會越來越任性,以后肯定還有更多加碼制裁。但中國產業會越來越有韌性,以后必定會取得更多優異成就。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美國制裁的荊棘終會編織出中國芯耀眼的桂冠。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的邊際效應已經減弱
前些年,美國將華為、中芯等龍頭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全面打壓;現在則圍繞著半導體制造,在14nm以下半導體設備、EDA等領域進行圍追堵截式的制裁。看似“組合拳”,看似動作不斷。但是,美國制裁所發揮的邊際效應卻不斷減弱。
此前,中國企業面對制裁時,政府、股東、企業、客戶和資本市場都會有劇烈的反應。但當制裁成為家常便飯,再有此類制裁時,中國產業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早有預期,已有預案。
制裁這把雙刃劍對中國的邊際效應減弱的同時,對美國公司的反噬效用卻開始顯現。半導體產業規律是“上行周期看上游,下行周期看下游”,現在市場進入下行周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最開放的、最具創新活力的半導體市場,在下行周期更具吸引力。如今,很多美國企業都發出業績預警,同時對中國市場充滿了期待,也對美國制裁帶來的中國市場的下降心懷不滿。因此,不少美國企業開始抱怨,美國制裁讓其受到嚴重損失。畢竟美國企業一旦選擇放棄中國市場,再要回歸,就會事倍功半。
欣喜之余保持必要的清醒
華為在發布財報時強調,取得增長主要因為ICT基礎設施業務仍保持了穩定增長,但終端業務受到較大影響,目前利潤率僅為5%。無論5G、服務器還是終端業務,華為其實還未徹底脫離國際供應鏈,暫時也看不到明顯改善的跡象;至于中芯由于產能緊張,導致平均售價的上升抬升業績之外,中芯取得的成績與國內相關方面的支持密不可分,但也與它秉承國際化的戰略也有重要關聯。目前中芯在設備、軟件、材料等方面還離不開國際供應鏈,未來被美國加碼制裁后,在先進工藝的突破上會更加艱難,業績肯定也會有反復。
另外,我們對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是長期戰略,要有充分思想準備。我們要在戰略上有信心,戰術上有耐心。宏觀上有決心,微觀上有細心。
華為鳳凰涅槃、中芯行穩致遠的啟示
當下美國也在加大投入和拉攏其他地區,通過芯片法案,推動CHIP4聯盟,試圖將中國排擠在全球供應鏈之外。
美國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這些年中芯與華為盡管在美國的制裁之下,它們也在堅持國際合作,它們的國際團隊、國際供應商、國際客戶給予了巨大的支持。這意味著美國單邊的制裁并不能隔斷國際力量和我們的合作,這也是美國Chip4與芯片法案出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國內龍頭企業在團結國際合作伙伴,帶動國內產業國產化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半導體必須要國際化,而美國并不是國際化的唯一代表。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多數國際企業仍愿意與中國合作。中國產業需秉承開放的態度,支持和鼓勵與國際企業合作,這是走出至暗時刻的重要原因。我們不能忽略這一點。
此外,國內企業得以發展,與中國半導體的全產業鏈突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國內企業在成熟工藝已經取得多點式突破,并逐步形成替代效應。在先進工藝上也有不少點式突破。假以時日,國產化的成果便會遍地開花。
一手積極追求國際化,一手堅持推動國產化,這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應對美國制裁的方法論。今天是借助國際化帶動國產化,明天是推動國產化融入國際化。中國開放和融入世界不是權宜之計,而必須是內心深處的信仰。從大處說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有之義;從小處說,當我們被卡脖子的時候我們必須用好國際供應鏈,以開放對封閉,以合作對制裁,以空間換時間。只有深度融入國際化,才能成功地推動國產化;同樣成功的國產化,必然也是深度融入的國際化,二者并不矛盾。當然在國際化與國產化兩手抓的過程中,我們要妥善地處理二者的權重、時空、分工、合作、難易等要素。
在目前階段,我們要實事求是、專業務實地分析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優劣勢,長短板,該與國際合作的創造一切條件強化合作;哪些領域該自力更生,就堅定地要自力更生;哪些領域我們可以可控,那我們就要用好每個全球資源爭取可控;哪些領域必須自主,那就要堅決追求自主。
總結
從中國產業近幾年的表現來看,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已經進入了僵持階段。縱然美國制裁不斷在加碼,我們遇到的困難也在不斷增加,但只要我們專業應對,我們的產業就會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制裁之下雖然生存艱難,但我們日拱一卒,每天都在進步。中芯華為就是中華芯,終有為!
兩岸猿聲不住啼,輕舟終過萬重山。光榮的桂冠從來都是用荊棘編成的,而中國芯的成功更是如此!
- 上一篇:傳三星下調DDR4芯片價格,消費級DRAM價格跌幅擴大 2022/8/19
- 下一篇:今年折疊屏智能手機出貨量可望上看1600萬部 三星攬下6成份 202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