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LED和OLED,誰將在成本角逐中勝出?
2021-12-20 13:36:57??????點擊:
通常我們說miniLED屬于典型的過渡技術,是顯示技術通往OLED或microLED的中間方案。不過現階段miniLED的成本也不低,在某些場景下可能比OLED還要高——比如iPad Pro所用的miniLED屏幕成本就一點都不低,即便業界普遍認為隨著技術成熟miniLED的成本會逐步下降。
要對OLED和miniLED成本做比較沒那么簡單,不僅是關乎顯示面板不同應用,還在于不同尺寸的面板,以及不同技術和配置的OLED/miniLED,在成本上都會有一些差異。比如miniLED作為LCD的一種背光,不同數量的miniLED,成本自然就有不同。
恰好DSCC(Display Supply Chain)始終在從不同維度、應用對miniLED、OLED面板及組件成本做剖析和追蹤。我們從其已公開的免費資料,來嘗試談談OLED和miniLED現階段的成本差異,以便對這兩種顯示技術有個更好的認識和展望。
miniLED成本比傳統LCD高多少?
miniLED屏幕本質上仍屬于LCD屏幕,只不過在背光方面,相比傳統LCD面板采用了更多的LED背光,有更多的背光分區;而且不同分區可以個別點亮和熄滅,顯示更純正的黑色。其LED尺寸小到150μm以下,故稱為“miniLED”。有關什么是miniLED,可參見此前的文章,本文不再贅述。
蘋果在iPad Pro和MacBook Pro 14"/16"的屏幕上引入miniLED技術后,miniLED面板現在的熱門程度自然是今非昔比。高端平板、筆記本大約可以說是現在miniLED屏幕的主戰場,跟進的廠商不少。
如果單獨來看12.9"面板,iPad Pro所用這塊12.9"顯示屏在miniLED背光配置上,有10000顆miniLED、2596個分區的配置(chip on board FPC + BT PCB)。除了這種高配面板,DSCC也分析成本更低的3000顆miniLED、779個分區(package on board FPC + FR4 PCB)的miniLED面板。
DSCC的分析提到,10000顆miniLED這塊屏幕(也就是iPad Pro所用屏幕)的BLU(backlights unit,背光單元)相比同為12.9寸的傳統側入式背光LCD,前者成本是后者的3.7倍。預計2021-2025年,蘋果的這種背光會以11% CAGR的速度降低成本,也就是到2025年其成本會是傳統LCD背光單元的3.1倍。
3000顆miniLED(PCB_FR4)的這塊背板成本要低一些,但也達到了傳統側入式背光的2.8倍多,2025年這個差距會縮小到2.3倍。具體如上圖所示。
實際上,針對miniLED BLU的BOM物料成本,需要考量的一些重點包括背板、LED、transfer(miniLED制造中的轉移成本)、良率、量子點/磷光薄膜、LED驅動IC、封裝等。對于上述不同類型的面板而言,縮減成本的核心普遍在于背板(backplane)良率的提升,以及背板、LED、LED驅動IC、磷光薄膜成本的降低。
iPad Pro(12.9“ 2021)所用的這塊面板,其miniLED BLU占到整個面板60%的BOM成本。如前所述,預計到2025年之前每年成本會跌11%左右。
DSCC針對平板、筆記本、顯示器進行的觀察,除了12.9"筆記本屏幕外,還涉及到16.2"和27"。本文僅給出有關miniLED成本的基本概念,故不再深談其他尺寸的面板情況。下面就具體談談miniLED和OLED之間的成本比較。
OLED與miniLED面板成本對比
還是說12.9"這個尺寸。下面這張圖是該尺寸下,兩種面板成本間的比較。這張圖的橫軸往2021年之后是DSCC對于成本的預測。此處觀察的是G6代和G8.5代RGB OLED,都采用FMM VTE(FMM,精細金屬掩膜;VTE,真空熱蒸鍍)。在平板和筆記本產品中,限定為串聯式結構(tandem)和rigid+TFE(薄膜封裝)基板。
另外,這張圖中G6代產線,選擇面板對象的背板為LTPO(有關什么是LTPO可點擊這里查看);G8.5代產線則預設TFT背板為oxide氧化物。
從這張圖來看,似乎12.9"尺寸下,miniLED的價格比OLED還要貴。這個結果或許有待商榷,不過DSCC認為蘋果仍然在iPad Pro上選擇了miniLED而非OLED,是因為miniLED面板可選的供應商更多,OLED供應商來源是極其單一的。而且平板市場上,尚未出現串聯式結構的OLED面板。DSCC預計,未來LG Display成為三星之后的OLED供應商,那么蘋果會很自然地轉向OLED。
其他尺寸面板之下的情況是存在差異的,比如說27"顯示器,5000顆miniLED(1152個背光分區)的面板價格就低于OLED。
還是需要強調,這個結果是僅考慮某一個尺寸(且主要面向平板設備)的miniLED和OLED面板。如果以平板設備為一個大類來做考量,則后續幾年OLED、miniLED面板在高端平板產品中所占比重將如下圖所示。
這張圖統計的是“先進平板”產品,可能是指僅包含采用miniLED和OLED面板的平板(和筆記本)產品。實際上今年Q3,OLED幾乎占據100%的出貨市場——主要包括華碩Vivobook Pro 14、三星GalaxyBook Pro等產品。但今年Q4,隨著MacBook Pro 14”/16”大規模上市,預計miniLED將占到大約1/3的市場。
今年Q3,三星成為這個層面(先進平板產品)的統計中將近100%市場份額的面板供應商;不過隨著Q4 miniLED的大舉來襲,三星在該市場的份額會降到大約67%。
但隨OLED技術優化、成本不斷降低,以及市場的相關變化,DSCC預計OLED在平板與筆記本應用中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而且預期到2024年,11”和12.9”的iPad Pro所選屏幕面板都將轉向OLED?;谔O果在高端平板與筆記本市場具備了相當的話語權(或者說幾乎是市場風向標),OLED在高端平板、筆記本產品中的份額將反超miniLED。
通過串聯式結構達成更出色的OLED性能,外加更低的成本,以及更輕、更薄的實施方案,OLED在DSCC的預測中都是相當被看好的。
最后來談談大面板電視
整體市場除了前文談的小尺寸面板,面向電視機的大面板也是miniLED與OLED必爭之地。LG Display目前正在提升WOLED(白光OLED)面板產能。而且今年LG還引入了48” UHD面板,這是OLED電視面板中更低價格的產品線,能夠起到擴充市場的作用。今年LG的83”和97” WOLED當前的價格競爭力也越來越強。OLED顯然也是在努力發展中的。
在電視大面板中,DSCC對比了65” UHD尺寸產品,上面這兩張圖對比的分別是miniLED G10.5,和WOLED G8.5 MMG。DSCC預計WOLED產品今年成本略高于miniLED;以及miniLED成本降低速度將顯著快于WOLED。目前miniLED在這一尺寸面板上的成本優勢在2%上下,到2025年成本優勢將擴大到15%。
這里面也相對清晰地列出了成本構成,包括人員成本、SG&A、折舊成本等。
需要注意的是,miniLED電視的價格區間很大。如前文所述,這是由其背光所用的miniLED及分區數量決定的。上圖對比的65”電視,其miniLED數量有9500顆。這并不能算是特別多的數量,更高端miniLED電視還能達成更高的價格;當然其價格往下的區間也比較大。無論如何目前miniLED和OLED電視價格,仍然比傳統LCD電視價格高很多。
DSCC的報告中提到,從總體面板市場來看(不僅是平板、筆記本、電視),miniLED將在一段時間內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并且會將這種優勢地位延續到2026年。但隨著LG和三星增加在電視工廠的投入,以及2025、2026年RGB OLED工廠成本方面的優化和降低,OLED終將迎來更高的市場份額。
要對OLED和miniLED成本做比較沒那么簡單,不僅是關乎顯示面板不同應用,還在于不同尺寸的面板,以及不同技術和配置的OLED/miniLED,在成本上都會有一些差異。比如miniLED作為LCD的一種背光,不同數量的miniLED,成本自然就有不同。
恰好DSCC(Display Supply Chain)始終在從不同維度、應用對miniLED、OLED面板及組件成本做剖析和追蹤。我們從其已公開的免費資料,來嘗試談談OLED和miniLED現階段的成本差異,以便對這兩種顯示技術有個更好的認識和展望。
miniLED成本比傳統LCD高多少?
miniLED屏幕本質上仍屬于LCD屏幕,只不過在背光方面,相比傳統LCD面板采用了更多的LED背光,有更多的背光分區;而且不同分區可以個別點亮和熄滅,顯示更純正的黑色。其LED尺寸小到150μm以下,故稱為“miniLED”。有關什么是miniLED,可參見此前的文章,本文不再贅述。
蘋果在iPad Pro和MacBook Pro 14"/16"的屏幕上引入miniLED技術后,miniLED面板現在的熱門程度自然是今非昔比。高端平板、筆記本大約可以說是現在miniLED屏幕的主戰場,跟進的廠商不少。
如果單獨來看12.9"面板,iPad Pro所用這塊12.9"顯示屏在miniLED背光配置上,有10000顆miniLED、2596個分區的配置(chip on board FPC + BT PCB)。除了這種高配面板,DSCC也分析成本更低的3000顆miniLED、779個分區(package on board FPC + FR4 PCB)的miniLED面板。
DSCC的分析提到,10000顆miniLED這塊屏幕(也就是iPad Pro所用屏幕)的BLU(backlights unit,背光單元)相比同為12.9寸的傳統側入式背光LCD,前者成本是后者的3.7倍。預計2021-2025年,蘋果的這種背光會以11% CAGR的速度降低成本,也就是到2025年其成本會是傳統LCD背光單元的3.1倍。
3000顆miniLED(PCB_FR4)的這塊背板成本要低一些,但也達到了傳統側入式背光的2.8倍多,2025年這個差距會縮小到2.3倍。具體如上圖所示。
實際上,針對miniLED BLU的BOM物料成本,需要考量的一些重點包括背板、LED、transfer(miniLED制造中的轉移成本)、良率、量子點/磷光薄膜、LED驅動IC、封裝等。對于上述不同類型的面板而言,縮減成本的核心普遍在于背板(backplane)良率的提升,以及背板、LED、LED驅動IC、磷光薄膜成本的降低。
iPad Pro(12.9“ 2021)所用的這塊面板,其miniLED BLU占到整個面板60%的BOM成本。如前所述,預計到2025年之前每年成本會跌11%左右。
DSCC針對平板、筆記本、顯示器進行的觀察,除了12.9"筆記本屏幕外,還涉及到16.2"和27"。本文僅給出有關miniLED成本的基本概念,故不再深談其他尺寸的面板情況。下面就具體談談miniLED和OLED之間的成本比較。
OLED與miniLED面板成本對比
還是說12.9"這個尺寸。下面這張圖是該尺寸下,兩種面板成本間的比較。這張圖的橫軸往2021年之后是DSCC對于成本的預測。此處觀察的是G6代和G8.5代RGB OLED,都采用FMM VTE(FMM,精細金屬掩膜;VTE,真空熱蒸鍍)。在平板和筆記本產品中,限定為串聯式結構(tandem)和rigid+TFE(薄膜封裝)基板。
另外,這張圖中G6代產線,選擇面板對象的背板為LTPO(有關什么是LTPO可點擊這里查看);G8.5代產線則預設TFT背板為oxide氧化物。
從這張圖來看,似乎12.9"尺寸下,miniLED的價格比OLED還要貴。這個結果或許有待商榷,不過DSCC認為蘋果仍然在iPad Pro上選擇了miniLED而非OLED,是因為miniLED面板可選的供應商更多,OLED供應商來源是極其單一的。而且平板市場上,尚未出現串聯式結構的OLED面板。DSCC預計,未來LG Display成為三星之后的OLED供應商,那么蘋果會很自然地轉向OLED。
其他尺寸面板之下的情況是存在差異的,比如說27"顯示器,5000顆miniLED(1152個背光分區)的面板價格就低于OLED。
還是需要強調,這個結果是僅考慮某一個尺寸(且主要面向平板設備)的miniLED和OLED面板。如果以平板設備為一個大類來做考量,則后續幾年OLED、miniLED面板在高端平板產品中所占比重將如下圖所示。
這張圖統計的是“先進平板”產品,可能是指僅包含采用miniLED和OLED面板的平板(和筆記本)產品。實際上今年Q3,OLED幾乎占據100%的出貨市場——主要包括華碩Vivobook Pro 14、三星GalaxyBook Pro等產品。但今年Q4,隨著MacBook Pro 14”/16”大規模上市,預計miniLED將占到大約1/3的市場。
今年Q3,三星成為這個層面(先進平板產品)的統計中將近100%市場份額的面板供應商;不過隨著Q4 miniLED的大舉來襲,三星在該市場的份額會降到大約67%。
但隨OLED技術優化、成本不斷降低,以及市場的相關變化,DSCC預計OLED在平板與筆記本應用中的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而且預期到2024年,11”和12.9”的iPad Pro所選屏幕面板都將轉向OLED?;谔O果在高端平板與筆記本市場具備了相當的話語權(或者說幾乎是市場風向標),OLED在高端平板、筆記本產品中的份額將反超miniLED。
通過串聯式結構達成更出色的OLED性能,外加更低的成本,以及更輕、更薄的實施方案,OLED在DSCC的預測中都是相當被看好的。
最后來談談大面板電視
整體市場除了前文談的小尺寸面板,面向電視機的大面板也是miniLED與OLED必爭之地。LG Display目前正在提升WOLED(白光OLED)面板產能。而且今年LG還引入了48” UHD面板,這是OLED電視面板中更低價格的產品線,能夠起到擴充市場的作用。今年LG的83”和97” WOLED當前的價格競爭力也越來越強。OLED顯然也是在努力發展中的。
在電視大面板中,DSCC對比了65” UHD尺寸產品,上面這兩張圖對比的分別是miniLED G10.5,和WOLED G8.5 MMG。DSCC預計WOLED產品今年成本略高于miniLED;以及miniLED成本降低速度將顯著快于WOLED。目前miniLED在這一尺寸面板上的成本優勢在2%上下,到2025年成本優勢將擴大到15%。
這里面也相對清晰地列出了成本構成,包括人員成本、SG&A、折舊成本等。
需要注意的是,miniLED電視的價格區間很大。如前文所述,這是由其背光所用的miniLED及分區數量決定的。上圖對比的65”電視,其miniLED數量有9500顆。這并不能算是特別多的數量,更高端miniLED電視還能達成更高的價格;當然其價格往下的區間也比較大。無論如何目前miniLED和OLED電視價格,仍然比傳統LCD電視價格高很多。
DSCC的報告中提到,從總體面板市場來看(不僅是平板、筆記本、電視),miniLED將在一段時間內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并且會將這種優勢地位延續到2026年。但隨著LG和三星增加在電視工廠的投入,以及2025、2026年RGB OLED工廠成本方面的優化和降低,OLED終將迎來更高的市場份額。
- 上一篇:國產這幾款光子芯片、量子芯片,誰會是下一代處理器? 2021/12/20
- 下一篇:市場收入連年翻番近10億美元,RISC-V高級玩家都有誰?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