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迎來新“國標”!
2023-8-16 14:26:27??????點擊:
分兩個階段建設標準體系
近年來,各國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有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網聯汽車銷售規模為78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5%。2026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銷售規模為89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8%。
為適應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新階段的新需求,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上述《指南》。其提出,根據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現狀、產業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階段建立適應中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第一階段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網聯基礎功能及操作系統、高性能計算芯片及數據應用等標準。
第二階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4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并建立實施效果評估和動態完善機制,滿足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和網聯功能全場景應用需求。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此前指出,汽車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是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電動化催生新型一體化的電子電氣架構,是智能網聯技術應用的最好載體。智能網聯技術又會反向賦能電動化發展,二者融合共生、相互促進。
標準體系的技術邏輯框架
具體如何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指南》通過技術邏輯框架(圖1)來給出指導意見。
《指南》指出,同時結合智能網聯汽車與移動終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出行服務等相關要素的技術關聯性,體現跨行業協同特點,共同構建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核心的協同發展有機整體,更好地發揮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和指導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現行和在研標準清單
按照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技術邏輯架構,綜合考慮不同功能、產品和技術類型、各子系統之間的交互關系,將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劃分為三個層級。其中,第一層級規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基本分類,即基礎、通用規范、產品與技術應用三個部分;第二層級根據標準內容范圍和技術等級,細分形成14個二級分類;第三層級按照技術邏輯,進一步細化形成23個三級分類。
以下是根據三個層級分類得出的現行和在研標準清單。
近年來,各國積極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發展,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有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網聯汽車銷售規模為78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5%。2026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銷售規模為89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8%。
為適應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新階段的新需求,工信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上述《指南》。其提出,根據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現狀、產業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階段建立適應中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第一階段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涵蓋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關鍵系統、網聯基礎功能及操作系統、高性能計算芯片及數據應用等標準。
第二階段到2030年,全面形成能夠支撐實現單車智能和網聯賦能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修訂14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并建立實施效果評估和動態完善機制,滿足組合駕駛輔助、自動駕駛和網聯功能全場景應用需求。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此前指出,汽車產業變革的主要方向是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電動化催生新型一體化的電子電氣架構,是智能網聯技術應用的最好載體。智能網聯技術又會反向賦能電動化發展,二者融合共生、相互促進。
標準體系的技術邏輯框架
具體如何構建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指南》通過技術邏輯框架(圖1)來給出指導意見。
《指南》指出,同時結合智能網聯汽車與移動終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出行服務等相關要素的技術關聯性,體現跨行業協同特點,共同構建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核心的協同發展有機整體,更好地發揮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和指導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現行和在研標準清單
按照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技術邏輯架構,綜合考慮不同功能、產品和技術類型、各子系統之間的交互關系,將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劃分為三個層級。其中,第一層級規定了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基本分類,即基礎、通用規范、產品與技術應用三個部分;第二層級根據標準內容范圍和技術等級,細分形成14個二級分類;第三層級按照技術邏輯,進一步細化形成23個三級分類。
以下是根據三個層級分類得出的現行和在研標準清單。
- 上一篇:3D NAND進展更新:三星、SK海力士、長江存儲… 2023/8/17
- 下一篇:移遠、廣和通積極布局車載模組業務 202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