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屏下攝像頭手機是“面子工程”嗎?
屏下攝像頭技術開始批量商用
早在5-6年前,全面屏手機的概念就已經被大家所熟知,當時迫于屏下攝像頭技術尚不能商用,為實現更高的屏占比,廠家有嘗試側滑屏、下滑屏、升降攝像頭方案。這類方案雖提升了屏占比,但也增加了手機的厚度、重量和能耗,無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極致要求。
2017年10月,努比亞智能手機總經理倪飛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一定會有能完美兼顧鏡頭100%全面屏方案的出現。當時,蘋果公司剛剛發布劉海屏手機iPhone X,帶來了人臉識別的同時又取消了“下巴”;
2020年11月,OPPO副總裁、中國大陸事業部總裁沈義人預測,2021年屏下攝像頭大概率依然不會在旗艦機上“大規模量產銷售”,技術距離成熟還是需要不少時間;
2020年12月,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表示,在不犧牲空間的情況下,要達到真正全面屏效果,還面臨很多技術上的困難;
2021年8月,榮耀CEO趙明公開表態稱,屏下攝像頭透光率是前置相機的巨大挑戰和障礙,在一些逆光的情況下很多影像效果“不可接受”……
繼蘋果iPhone X之后,各類劉海屏、水滴屏、挖孔屏、滑蓋屏、升降攝像頭在安卓系手機中一度爆紅,配合側面指紋識別、背面指紋識別、屏下指紋識別等方案大大提升了手機屏占比。此背景下,中興在2020年9月推出了業界首款屏下攝像頭量產機型Axon 20 5G。
如果說2020年是屏下攝像頭技術商用的元年,那么2021年則是該技術開始爆發的年份。2021年下半年,中興推出了新一代Axon 30 5G,小米、三星分別推出了MIX4、Galaxy Z Fold 3,OPPO、vivo屏下攝像頭手機也將在年內推出,多款新品的發布似乎預示著該技術進入了產業爆發階段。
屏下攝像頭技術大規模商用,需解決透光率、全屏顯示一致、屏幕壽命等痛點,市面上的各個方案商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下文僅針對屏下攝像頭技術來分析,不針對智能手機的其他功能。)
不同的屏下攝像頭方案
屏下攝像頭技術至少需滿足兩個條件:第一,亮屏時前攝上方屏幕(副屏)與周邊屏幕(主屏)不存在差異;第二,使用前攝時可清晰拍攝照片。
屏幕像素密度越大,其PPI就越高,顯示的效果也越好。但像素密度過大,會導致透光率低,影響下方攝像頭的拍攝效果。所以廠家的像素排列、驅動電路優化、材料選擇、攝像頭器件選型等,都圍繞“加大進光量”來展開。簡單地說,屏下攝像頭的技術難點在于——如何巧妙地平衡顯示效果和拍照效果。
當前,市面上共計上市了4款屏下攝像頭手機,分別采用了來自維信諾、華星光電、三星的方案。其中,中興Axon 20 5G是去年發布的機型,到現在已經積累了一批消費者。中興Axon 20 5G采用的是維信諾InV seeTM屏下解決方案。在該機型的使用反饋中,消費者表示在亮屏狀態下有明顯的“紗窗效應”。
對此,維信諾屏下攝像技術總工樓均輝解釋說,在屏下攝像頭方案中,前攝上方的副屏和周邊區域的主屏是兩塊屏幕,它們在設計、結構和驅動方式上都存在差異,但主副屏不能采用兩套驅動,不然會太復雜、成本太高,而一起驅動兩塊屏的技術難度非常大。
OLED的像素結構可簡單表述為:由一個陽極、一個陰極、一個中間發光層組成。陽極占據了副屏的大部分區域,具備透明、反射率高的特點,但其透過率非常低。如果要讓整塊副屏透明,必須要解決陽極的透明度問題。

去年推出的InV seeTM屏下解決方案采用了像素衰減模式,去掉了部分陽極或像素,以此來增加光線透過率、提升透明度,再通過提升剩余像素的亮度,來維持與主屏一致的顯示效果。不過,該方案的缺點也顯而易見——減少像素數量會降低分辨率,副屏區域存在較明顯的顆粒感。
2021年,維信諾推出了InV seeTM Pro屏下解決方案。新方案不減少像素數量,而是縮小了像素面積,使副屏區域的像素高達400PPI。為進一步提升透光率,副屏區使用了透明材質的驅動線路,分布在前攝區域周圍,并縮減了走線寬度,盡量降低衍射。目前,該方案應用在中興Axon X30 5G手機上。為了保持顯示的一致性,Axon X30 5G的主副屏采用了兩套獨立算法,基于UDC Pro獨立驅動IC提升主副屏視效。
除了維信諾的屏下攝像頭方案之外,華星光電、三星屏下攝像頭方案也已經商用。與維信諾新一代屏下攝像頭方案的思路類似,華星光電借助微鉆排列、透明引線以及改良電路設計來實現屏下攝像頭的應用,其副屏的像素也高達400 PPI。通過減小副屏像素點的大小,提升了該區域的亮度,保證了攝像頭透光率,還確保了主副屏顯示一致。小米MIX4采用的是華星光電屏下攝像頭方案,該手機在電路布局設計上也有巧思,將其TFT線路移出副屏區域,在主副屏之間增加了過度,配合DDIC調教算法和色彩調教策略,讓光線順利穿過像素間隙,來統一主副屏區域的視覺效果。
即將發布的OPPO屏下攝像頭新機,采用京東方新一代的柔性OLED FDC屏下攝像頭技術。據8月中旬的“OPPO未來影像技術發布會”資料顯示,京東方柔性OLED FDC屏下攝像頭方案采用了1個像素電路驅動1個OLED像素單元設計,其種每一個像素可以被單獨控制,讓主副屏區域分辨率都達到400PPI。OPPO屏下攝像頭新機中的顯示算法補償,將全屏的色度差和亮度差控制在2%以內,讓屏下區域和周邊顯示屏更一致。
三星Under-Display Camera屏幕的官方信息還較少,三星顯示的UPC技術通過提高面板透光率的“Eco OLED”和優化像素孔徑技術來實現,與以往的面板相比,Eco OLED透光率提升了33%以上。
- 上一篇:“難產”也要趕上秋季發布會?傳Apple Watch Ser 2021/9/8
- 下一篇:?智能手表的下一個“戰場”:上游廠商加碼傳感器技術競爭,結構 2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