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半導體廠怎樣應對多變的全球貿易環境?
2022-12-12 11:32:55??????點擊:
眾所周知,經過多年的發展布局,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之一。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近年來,一批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廠商相繼來華投資,或建廠或開設研發中心等。三星、SK海力士、英飛凌、英特爾等國際龍頭企業持續加大在華產線布局,德國默克則在中國新建先進半導體一體化基地。
在內外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全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萬億元,2018年至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
即使在當前嚴峻復雜的貿易環境下,各大國際半導體大廠依然看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
三星:對中國市場有信心,將持續投資
12月8日,據新華社報道,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裁徐正賢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22年三星半導體西安工廠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引進的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之一,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戶西安高新區,截至目前,項目總投資已高達270億美元,且目前還在持續投資中。
自投資中國以來,三星西安工廠投資增長、滿產運營、產值攀升,與中國各級政府提供的優越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尤其疫情期間,在陜西省、西安市的幫助下,解決了三星半導體工廠物流不暢、原材料供應乏力、人員往來困難等問題。
對于中國的未來發展,徐正賢表示,對中國市場有信心,并將持續在中國投資。“短期雖有困難,但長期來看,我們一直看好中國市場和中國經濟前景,從沒有撤離或撤資的想法,三星半導體將繼續在中國發展下去。”徐正賢如是說。
博通:會持之以恒地在中國深耕發展
在今年的2022世界集成電路大會期間,博通公司亞太區副總裁張衛也表示會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張衛表示,中國一直是博通公司非常重要的市場,在這里建立了非常好的生態,博通還會持之以恒地在中國深耕發展,和中國企業、客戶、合作伙伴共同成長。
高通:與中國建立持久的合作關系
高通在中國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與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建立了廣泛且持久的合作伙伴關系。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輪值主席、高通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蒙表示,我們攜手合作致力于實現共同的愿景,即建立強大而包容的技術生態系統,為中國消費者、創業者以及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支持。
此外,面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革,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與中國汽車企業共筑智能網聯汽車生態。
孟樸提到,高通通過開放合作的方式與中國汽車企業共筑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推出驍龍數字底盤,涵蓋連接、座艙、自動駕駛、車對云四大領域,賦能中國汽車制造商全新服務應用,推進技術轉型。
SK海力士:期待未來中國工廠正常運營
今年10月,SK海力士考慮“撤出中國”、“轉移中國工廠設備”等消息引發業界高度關注,隨后,SK海力士就中國工廠運營作出澄清說明。
SK海力士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業績發表會上,針對由于地緣政治問題及多種因素導致中國工廠運營受困的各種假想情境,作出了可能會考慮應急方案(Contingency Plan)的原則性回復。
SK海力士進一步澄清,“中國工廠的設備轉移”等相關發言是針對可能性極低的極端情況作出的現場回復,并未研究過與此相關的具體計劃。
與此同時,SK海力士還針對美國對芯片設備出口管制問題進行了回應稱,公司已從美國商務部獲得一年授權,中國工廠處于正常運營中,也期待未來中國工廠能夠繼續正常運營。
ASML:對中國市場的支持非常堅定
作為光刻機設備廠商ASML的第三大市場,中國在ASML的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而ASML高管也曾多次表達了中國市場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ASML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波表示,中國對于全球發展半導體產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拋開非市場的外在因素,從公司本身角度而言,我們對于中國市場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堅定的。
此外,ASML首席執行官彼得·韋尼克也曾強調:中國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是全球市場非常重要的供應商,并表示世界不能忽視“中國半導體產能對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性。
默克:中國半導體產業處在黃金發展期
今年年初,國際半導體材料廠商默克推出了“投資中國倍增計劃”,將于2025年前在中國追加投資至少10億元人民幣(約1.3億歐元),用于新建和擴建一系列電子材料本地化生產、研發和供應鏈設施。
默克執行董事會成員兼電子科技業務首席執行官畢康明表示,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邁入超強周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產能投資與擴張,中國也正崛起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制造市場。
畢康明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也是最大的芯片進口國,每年全球芯片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都流向中國。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和整個電子信息產業正處在一個黃金發展機遇期。
在內外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全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萬億元,2018年至2021年復合增長率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
即使在當前嚴峻復雜的貿易環境下,各大國際半導體大廠依然看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
三星:對中國市場有信心,將持續投資
12月8日,據新華社報道,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裁徐正賢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2022年三星半導體西安工廠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引進的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之一,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戶西安高新區,截至目前,項目總投資已高達270億美元,且目前還在持續投資中。
自投資中國以來,三星西安工廠投資增長、滿產運營、產值攀升,與中國各級政府提供的優越營商環境密不可分。尤其疫情期間,在陜西省、西安市的幫助下,解決了三星半導體工廠物流不暢、原材料供應乏力、人員往來困難等問題。
對于中國的未來發展,徐正賢表示,對中國市場有信心,并將持續在中國投資。“短期雖有困難,但長期來看,我們一直看好中國市場和中國經濟前景,從沒有撤離或撤資的想法,三星半導體將繼續在中國發展下去。”徐正賢如是說。
博通:會持之以恒地在中國深耕發展
在今年的2022世界集成電路大會期間,博通公司亞太區副總裁張衛也表示會持續深耕中國市場。
張衛表示,中國一直是博通公司非常重要的市場,在這里建立了非常好的生態,博通還會持之以恒地在中國深耕發展,和中國企業、客戶、合作伙伴共同成長。
高通:與中國建立持久的合作關系
高通在中國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與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建立了廣泛且持久的合作伙伴關系。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輪值主席、高通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蒙表示,我們攜手合作致力于實現共同的愿景,即建立強大而包容的技術生態系統,為中國消費者、創業者以及各種規模的企業提供支持。
此外,面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革,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與中國汽車企業共筑智能網聯汽車生態。
孟樸提到,高通通過開放合作的方式與中國汽車企業共筑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推出驍龍數字底盤,涵蓋連接、座艙、自動駕駛、車對云四大領域,賦能中國汽車制造商全新服務應用,推進技術轉型。
SK海力士:期待未來中國工廠正常運營
今年10月,SK海力士考慮“撤出中國”、“轉移中國工廠設備”等消息引發業界高度關注,隨后,SK海力士就中國工廠運營作出澄清說明。
SK海力士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業績發表會上,針對由于地緣政治問題及多種因素導致中國工廠運營受困的各種假想情境,作出了可能會考慮應急方案(Contingency Plan)的原則性回復。
SK海力士進一步澄清,“中國工廠的設備轉移”等相關發言是針對可能性極低的極端情況作出的現場回復,并未研究過與此相關的具體計劃。
與此同時,SK海力士還針對美國對芯片設備出口管制問題進行了回應稱,公司已從美國商務部獲得一年授權,中國工廠處于正常運營中,也期待未來中國工廠能夠繼續正常運營。
ASML:對中國市場的支持非常堅定
作為光刻機設備廠商ASML的第三大市場,中國在ASML的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而ASML高管也曾多次表達了中國市場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ASML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波表示,中國對于全球發展半導體產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拋開非市場的外在因素,從公司本身角度而言,我們對于中國市場的投入和支持是非常堅定的。
此外,ASML首席執行官彼得·韋尼克也曾強調:中國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是全球市場非常重要的供應商,并表示世界不能忽視“中國半導體產能對全球電子產業的重要性。
默克:中國半導體產業處在黃金發展期
今年年初,國際半導體材料廠商默克推出了“投資中國倍增計劃”,將于2025年前在中國追加投資至少10億元人民幣(約1.3億歐元),用于新建和擴建一系列電子材料本地化生產、研發和供應鏈設施。
默克執行董事會成員兼電子科技業務首席執行官畢康明表示,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正邁入超強周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產能投資與擴張,中國也正崛起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制造市場。
畢康明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費市場,也是最大的芯片進口國,每年全球芯片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都流向中國。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和整個電子信息產業正處在一個黃金發展機遇期。
- 上一篇:中國18家汽車企業2022年三季度財報匯總 2022/12/12
- 下一篇:霍尼韋爾與NEXCERIS公司致力解決電動汽車電池熱失控問題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