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華虹半導體后,臺積電也即將漲價
2024-6-19 13:37:16??????點擊: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華虹半導體的晶圓廠利用率已經超過了100%,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會將晶圓價格上調10%。
華虹半導體在5月的業績會上也透露,由于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價格下降的趨勢已到尾聲,預期接下來幾個季度價格可能會開始回升。
華虹半導體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4.6億美元,環比增長1.0%。截至一季度末,華虹半導體的8英寸月產能達到39.1萬片,總產能利用率為91.7%,較上季度提升7.6個百分點。
華虹半導體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公司的第一條十二英寸生產線今年全年將在月產能9.45萬片的基礎上運行,第二條十二英寸生產線也正在建設過程中,預計將于年底建成投產。”4月20日,華虹制造(無錫)項目FAB9主廠房提前結構封頂,該條月產能8.3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正加速建成。
近年來,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波動導致半導體下游需求出現分化。例如,顯示、PC、手機等消費終端的需求低迷,而AI服務器、物聯網、新能源車等領域的需求則保持較高增長。
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已經明顯提升,不少廠商已出現滿產甚至利用率超100%的情況。
從今年第二季度起,功率半導體的價格開始企穩,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開始回升,各晶圓代工廠和IDM廠都接近滿產狀態。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晶圓代工環節稼動率的持續提升以及部分代工廠的滿產,未來將帶來價格上漲的彈性。
臺積電在3nm工藝價格都將有所調整,5nm工藝在人工智能需求的推動下也可能出現類似的需求旺盛現象,其晶圓代工費上調的舉措預計將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產生連鎖反應。據悉,臺積電傳出將上調3nm、5nm先進制程和先進封裝的定價,其中3nm漲幅可能超過5%,先進封裝明年漲幅或達10%—20%。
晶圓代工漲價的原因可能包括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鏈壓力以及市場需求回暖等因素。
多家芯片廠商宣布了價格調整,主要原因是因為原材料成本上漲。例如,金屬等原材料價格的逐步上漲導致半導體行業報價不斷上漲。此外,硅片價格高漲也是半導體制造最大的成本支出之一,占40%左右,這也推動了整體成本的上升。
此外,市場需求的回暖也為漲價提供了支持。自2023年底以來,半導體市場需求開始回暖,進入2024年后,多家國產芯片廠商宣布了價格調整。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也在臺北電腦展上表示,半導體各類產品價格從2024年一季度開始均出現不同幅度的漲價。
TrendForce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營收排名報告則認為,觀察第二季整體狀況,因應中國年中消費季、下半年智能手機新機備貨期將至,及AI相關HPC與外圍IC需求仍強等,供應鏈陸續接獲相關應用急單。然而,成熟制程仍受市場疲軟及價格激烈競爭等不利因素沖擊,復蘇顯得緩慢,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第二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僅有低個位數的季增幅度。
華虹半導體在2024Q1的排名為第六,市占率是2.2%,臺積電排名第一,市占率為61.7%。
華虹半導體在5月的業績會上也透露,由于產能利用率接近滿載,價格下降的趨勢已到尾聲,預期接下來幾個季度價格可能會開始回升。
華虹半導體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4.6億美元,環比增長1.0%。截至一季度末,華虹半導體的8英寸月產能達到39.1萬片,總產能利用率為91.7%,較上季度提升7.6個百分點。
華虹半導體總裁兼執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公司的第一條十二英寸生產線今年全年將在月產能9.45萬片的基礎上運行,第二條十二英寸生產線也正在建設過程中,預計將于年底建成投產。”4月20日,華虹制造(無錫)項目FAB9主廠房提前結構封頂,該條月產能8.3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正加速建成。
近年來,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波動導致半導體下游需求出現分化。例如,顯示、PC、手機等消費終端的需求低迷,而AI服務器、物聯網、新能源車等領域的需求則保持較高增長。
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已經明顯提升,不少廠商已出現滿產甚至利用率超100%的情況。
從今年第二季度起,功率半導體的價格開始企穩,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開始回升,各晶圓代工廠和IDM廠都接近滿產狀態。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晶圓代工環節稼動率的持續提升以及部分代工廠的滿產,未來將帶來價格上漲的彈性。
臺積電在3nm工藝價格都將有所調整,5nm工藝在人工智能需求的推動下也可能出現類似的需求旺盛現象,其晶圓代工費上調的舉措預計將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產生連鎖反應。據悉,臺積電傳出將上調3nm、5nm先進制程和先進封裝的定價,其中3nm漲幅可能超過5%,先進封裝明年漲幅或達10%—20%。
晶圓代工漲價的原因可能包括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鏈壓力以及市場需求回暖等因素。
多家芯片廠商宣布了價格調整,主要原因是因為原材料成本上漲。例如,金屬等原材料價格的逐步上漲導致半導體行業報價不斷上漲。此外,硅片價格高漲也是半導體制造最大的成本支出之一,占40%左右,這也推動了整體成本的上升。
此外,市場需求的回暖也為漲價提供了支持。自2023年底以來,半導體市場需求開始回暖,進入2024年后,多家國產芯片廠商宣布了價格調整。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也在臺北電腦展上表示,半導體各類產品價格從2024年一季度開始均出現不同幅度的漲價。
TrendForce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營收排名報告則認為,觀察第二季整體狀況,因應中國年中消費季、下半年智能手機新機備貨期將至,及AI相關HPC與外圍IC需求仍強等,供應鏈陸續接獲相關應用急單。然而,成熟制程仍受市場疲軟及價格激烈競爭等不利因素沖擊,復蘇顯得緩慢,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第二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僅有低個位數的季增幅度。
華虹半導體在2024Q1的排名為第六,市占率是2.2%,臺積電排名第一,市占率為61.7%。
- 上一篇:中國團隊解決鐵電疲勞問題,有望實現無限讀寫次數的存儲器 2024/6/19
- 下一篇:兩項集成電路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即將實施 202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