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電控企業將面臨的三個挑戰
最近有媒體報道,前年新能源車補政策已于近日由四部委會簽完畢,預計在12月10左右發布。隨著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的到來,伴隨著行業競爭的劇烈,電機電控企業將面臨一些挑戰?
一、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電機電控企業將面對以下幾個挑戰:
(一)資本競相和市場競爭將會加劇
據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目前涉及電機電控的上市公司就有50家左右。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生產企業研發進程的加快和成熟產品的推出,及外資企業參與國內競爭的力度不斷加強,未來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市場競爭明顯加劇。
對于電機電控企業而言,競爭加劇的市場一方面意味著行業的看好,龐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由于市場競爭加劇,企業可能很難拓展新的業務,創造新的利潤點,還有可能失去現有客戶,市場占有率下降。
(二)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 招來一波降價
在2015年我國專用車、新能源客車、乘用車產量分別為4.78萬輛、12.47萬輛、20.64萬輛。綜合來看,本年由于新能源客車電機電控單一客戶出貨量大、動力總成系統價高,電機電控企業維持了比較高的毛利。第二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客車、專用車、乘用車產量分別約為4.88萬輛、0.91萬輛、24.4萬輛,新能源汽車仍增長趨勢,但增速有所下降。
從車型來看,乘用車由于空間最大,滲透率最低,將維持高速增長,成為市場核心地位;客車市場回歸商用車本質,其大漲局面消失;物流車市場則需等待政策落地,如果落地將有望迎來壓制需求的釋放。
從電機電控領域來看,單一客戶出貨量大、動力總成系統單價高的新能源客車生產量下降明顯;此外,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已成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引來一波降價潮,而位于產業鏈中游的鋰電池和電機電控企業與整車廠關系密切,其受影響的幅度可能更大,電機電控利潤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三)車企自配率逐漸加強 市場空間萎縮
根據中機中心公布的新能源車輛裝機數據,2016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的總裝機量達到了184654臺,電機供應商總數為128家,其中,車企為36家,電機企業為92家。綜合來看,有30多家車企涉及了電機電控領域,為自己的車型配置相應的電機電控,裝機量達102363臺 ,占總裝機量的55.44%。車企自配電機及控制器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目前從市場發展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一直在快速增長,但主機廠對核心技術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增加,對電機電控的自主研發有大勢所趨,包括互聯網造車的企業,同樣傾向于自主研發,如蔚來汽車,其與南京市政府合作投資了30億元的電機及電控系統生產基地,在今年4月落成。
- 上一篇:終極篇:十大電動機振動原因及其解決方法 2020/8/20
- 下一篇:給大家安利馬達驅動芯片的大集合 20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