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行情“慘淡”之下,國內50家車用MCU玩家集體加速產品車規認證
2023-10-4 9:26:22??????點擊:
上半年行情“慘淡”之下,國內50家車用MCU玩家集體加速產品車規認證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深陷跌價窘境的MCU,車用市場成為最后的救命稻草。汽車是MCU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22年全球車用MCU市場規模為86億美元,預計2023年銷售額全年猛增16%,達到86.46億美元。
全球車用MCU市場主要被瑞薩、英飛凌、NXP、ST、TI、Microchip這幾家國際廠商占據。其中瑞薩電子在全球車用MCU市場的市占率最高,約占據30%的市場份額;NXP在2022年車用MCU市場的份額為14.3%。曾在2020年上述六大國際廠商占據9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車用MCU行業集中度較高,國內車用MCU企業的市場份額較小。
近年國內已上市MCU廠商以及初創MCU廠商都在車規級MCU領域進行積極布局。據電子發燒友的統計,目前至少有50家國產企業推出車用MCU產品,包括兆易創新、中穎電子、中微半導體、納思達、瑞芯微、四維圖新(杰發科技)、國芯科技、比亞迪半導體、芯海科技、紫光國微、復旦微電、智芯半導體、蜂馳高芯、靈動微、琪埔維、東軟載波、希格瑪微電子、匯春科技、華芯微電子、聯華集成電路、愛思科微電子、小華半導體、國民技術、云途、凌歐創芯、峰岹科技、泰矽微、賽騰微、航順、華潤微、納芯微、旋智科技、芯弦半導體、上海芯鈦、盛琪微、芯旺微、芯馳科技、旗芯微、先楫半導體、北京君正、士蘭微、晟矽微電、芯科集成、澎湃微、曦華科技、力源信息、恒爍股份、恒爍股份、普冉股份、鉅泉科技等。
國內車用MCU上市公司上半年收入普遍“腰斬”,僅四維圖新維持正向增長
國內車用MCU芯片玩家雖然不少,但大部分尚未上市,為了觀察MCU車用市場的企業情況,近日電子發燒友針對已上市的車用MCU公司進行整理:

具有車用MCU產品的上市公司中,2022年MCU業務收入排名前五的是兆易創新、中穎電子、納思達、復旦微電、士蘭微。雖然2022年MCU行業就出現降價現象,但根據統計的結果看2022年車用MCU上市公司的營收表現還是不錯的,復旦微電營收同比增長101.01%、鉅泉科技營收同比增長93.57%、力源信息營收同比增長70%。
到了2023年上半年,中國車用MCU上市公司中,MCU業務收入排名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據電子發燒友的統計,2023年上半年MCU業務收入進入前五的上市公司是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士蘭微、納思達、四維圖新。而復旦微電已經掉出前五,2023上半年復旦微電MCU業務實現的收入為1.7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61.39%。復旦微電的MCU產品主要為安全MCU、智能電表MCU,上半年復旦微電MCU業務收入下滑嚴重主要是因為智能電表MCU。上半年電網系統和消費市場處于消化庫存周期,加之智能水氣熱電表市場對MCU需求疲軟影響,上半年復旦微電智能電表芯片產品線收入大幅下滑59%。
不僅復旦微電業績下滑,上半年公開披露MCU業務收入的上市公司中,兆易創新、芯海科技、東軟載波、恒爍股份、普冉股份的MCU業務收入同比降幅也均超過50%。可見即便是已量產車用MCU產品的上市公司,上半年MCU業務收入也出現較嚴重的下滑,這說明車用MCU芯片對國產廠商營收貢獻都不是太多,大部分車用MCU業務占比可能還不到1%。
2023年上半年,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工業市場需求不及預期,MCU產品銷售價格承壓。這些因素導致兆易創新上半年MCU業務收入下滑55.81%,僅實現7.72億元收入。但兆易創新表示,MCU業務第二季度環比第一季度,消費、移動、計算、汽車市場均實現了一定幅度的出貨數量增長。目前兆易創新MCU產品累計出貨已超13億顆。
芯海科技上半年MCU業務收入0.74億元,同比下滑53.16%。主打通用32位MCU的恒爍股份,上半年MCU業務收入下滑更嚴重,同比下滑幅度近60%。
四維圖新成為上半年MCU業務收入為數不多維持正向增長的國產廠商。四維圖新的MCU業務占比約12.30%,2023年上半年其MCU業務收入預估2.23億元,同比增長5.19%。值得注意的是,四維圖新的MCU產品最大的應用領域是汽車電子,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車身控制域、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底盤域、動力域等應用場景。四維圖新的MCU產品線已歷經四代迭代,全系列芯片均符合AEC-Q100規范。憑借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優勢,四維圖新在上半年維持住了MCU業務收入的正向增長。
國產廠商加速完成MCU產品的車規認證
雖然現在國產廠商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車用市場支撐整體MCU業務收入的正向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國產廠商加速“進場”速度,積極開發車用MCU技術及新品。上半年,車用MCU上市公司也在半年報中披露了不少新進展。
營收規模較大的兆易創新,其MCU主要為基于ARM Cortex-M系列以及基于RISC-V內核的32位通用MCU產品。目前,兆易創新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的主要是GD32A系列的MCU產品,有四種封裝10個型號,該產品為車身控制、車用照明、智能座艙、輔助駕駛及電機電源等多種電氣化車用場景開發的主流選擇。目前產品已批量應用于奇瑞、理想、長安、長城、吉利、上汽、廣汽、比亞迪、蔚來等汽車廠商。上半年,兆易創新GD32A503系列車規級MCU產品市場拓展穩步推進。
上半年中穎電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招募研發人才,積極往智能化及新能源汽車電子方向拓展。上半年,中穎電子首款車規MCU,已通過AECQ100的質量認證,并已給多個客戶端送樣進行應用開發,也實現了首批小量銷售。
中微半導體上半年面向車身控制和汽車直流無刷電機應用的BAT32A233產品在多家Tier1內測,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開始批量供貨;而且上半年中微半導體還推出了國內首顆滿足AEC-Q100 Grade0產品BAT32A337。
上半年,芯海科技在汽車應用領域也表現高度活躍,其多款車規級MCU芯片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多家汽車客戶獲得認可,并開始量產。此外,芯海科技還透露滿足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等級的車規MCU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進展順利。
峰岹科技的MCU產品上半年通過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系統級技術支持,積極推動MCU芯片產品在汽車電子領域從小批量試產逐步進入量產。
上半年,納思達基于ISO26262汽車功能安全體系認證和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標準的G32A系列車規級MCU新品也已按照預期規劃有序推進,且納思達與客戶達成合作,將共同積極開展模組開發和測試相關工作。此外,納思達在汽車領域正積極打造標桿客戶,這將為其未來業績增長提供有效支撐。
四維圖新推出的帶功能安全的中高端車用MCU產品亦積極為用戶和開發者提供完善且豐富的MCU生態體系。上半年,四維圖新第二顆全本土化供應鏈MCU新產品已回片點亮,并進入量產階段。思維圖新更高性能的域控多核MCU芯片也在研發中。
小結:
經過梳理可以看到,上半年MCU企業業績表現集體不佳,但這不能全部歸咎為消費電子的影響,兆易創新二季度MCU業務收入環比增長其實依靠的是消費電子。消費電子應用領域的MCU需求是否已開始復蘇增長,還得等待下半年廠商的業績反饋。汽車電子的MCU需求還是旺盛的,國產廠商為了能盡快量產上車,上半年也普遍加速MCU產品車規認證。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深陷跌價窘境的MCU,車用市場成為最后的救命稻草。汽車是MCU最大的應用領域,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22年全球車用MCU市場規模為86億美元,預計2023年銷售額全年猛增16%,達到86.46億美元。
全球車用MCU市場主要被瑞薩、英飛凌、NXP、ST、TI、Microchip這幾家國際廠商占據。其中瑞薩電子在全球車用MCU市場的市占率最高,約占據30%的市場份額;NXP在2022年車用MCU市場的份額為14.3%。曾在2020年上述六大國際廠商占據9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車用MCU行業集中度較高,國內車用MCU企業的市場份額較小。
近年國內已上市MCU廠商以及初創MCU廠商都在車規級MCU領域進行積極布局。據電子發燒友的統計,目前至少有50家國產企業推出車用MCU產品,包括兆易創新、中穎電子、中微半導體、納思達、瑞芯微、四維圖新(杰發科技)、國芯科技、比亞迪半導體、芯海科技、紫光國微、復旦微電、智芯半導體、蜂馳高芯、靈動微、琪埔維、東軟載波、希格瑪微電子、匯春科技、華芯微電子、聯華集成電路、愛思科微電子、小華半導體、國民技術、云途、凌歐創芯、峰岹科技、泰矽微、賽騰微、航順、華潤微、納芯微、旋智科技、芯弦半導體、上海芯鈦、盛琪微、芯旺微、芯馳科技、旗芯微、先楫半導體、北京君正、士蘭微、晟矽微電、芯科集成、澎湃微、曦華科技、力源信息、恒爍股份、恒爍股份、普冉股份、鉅泉科技等。
國內車用MCU上市公司上半年收入普遍“腰斬”,僅四維圖新維持正向增長
國內車用MCU芯片玩家雖然不少,但大部分尚未上市,為了觀察MCU車用市場的企業情況,近日電子發燒友針對已上市的車用MCU公司進行整理:

具有車用MCU產品的上市公司中,2022年MCU業務收入排名前五的是兆易創新、中穎電子、納思達、復旦微電、士蘭微。雖然2022年MCU行業就出現降價現象,但根據統計的結果看2022年車用MCU上市公司的營收表現還是不錯的,復旦微電營收同比增長101.01%、鉅泉科技營收同比增長93.57%、力源信息營收同比增長70%。
到了2023年上半年,中國車用MCU上市公司中,MCU業務收入排名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據電子發燒友的統計,2023年上半年MCU業務收入進入前五的上市公司是兆易創新、中穎電子、士蘭微、納思達、四維圖新。而復旦微電已經掉出前五,2023上半年復旦微電MCU業務實現的收入為1.7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61.39%。復旦微電的MCU產品主要為安全MCU、智能電表MCU,上半年復旦微電MCU業務收入下滑嚴重主要是因為智能電表MCU。上半年電網系統和消費市場處于消化庫存周期,加之智能水氣熱電表市場對MCU需求疲軟影響,上半年復旦微電智能電表芯片產品線收入大幅下滑59%。
不僅復旦微電業績下滑,上半年公開披露MCU業務收入的上市公司中,兆易創新、芯海科技、東軟載波、恒爍股份、普冉股份的MCU業務收入同比降幅也均超過50%。可見即便是已量產車用MCU產品的上市公司,上半年MCU業務收入也出現較嚴重的下滑,這說明車用MCU芯片對國產廠商營收貢獻都不是太多,大部分車用MCU業務占比可能還不到1%。
2023年上半年,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工業市場需求不及預期,MCU產品銷售價格承壓。這些因素導致兆易創新上半年MCU業務收入下滑55.81%,僅實現7.72億元收入。但兆易創新表示,MCU業務第二季度環比第一季度,消費、移動、計算、汽車市場均實現了一定幅度的出貨數量增長。目前兆易創新MCU產品累計出貨已超13億顆。
芯海科技上半年MCU業務收入0.74億元,同比下滑53.16%。主打通用32位MCU的恒爍股份,上半年MCU業務收入下滑更嚴重,同比下滑幅度近60%。
四維圖新成為上半年MCU業務收入為數不多維持正向增長的國產廠商。四維圖新的MCU業務占比約12.30%,2023年上半年其MCU業務收入預估2.23億元,同比增長5.19%。值得注意的是,四維圖新的MCU產品最大的應用領域是汽車電子,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車身控制域、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底盤域、動力域等應用場景。四維圖新的MCU產品線已歷經四代迭代,全系列芯片均符合AEC-Q100規范。憑借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優勢,四維圖新在上半年維持住了MCU業務收入的正向增長。
國產廠商加速完成MCU產品的車規認證
雖然現在國產廠商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讓車用市場支撐整體MCU業務收入的正向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國產廠商加速“進場”速度,積極開發車用MCU技術及新品。上半年,車用MCU上市公司也在半年報中披露了不少新進展。
營收規模較大的兆易創新,其MCU主要為基于ARM Cortex-M系列以及基于RISC-V內核的32位通用MCU產品。目前,兆易創新應用在汽車電子領域的主要是GD32A系列的MCU產品,有四種封裝10個型號,該產品為車身控制、車用照明、智能座艙、輔助駕駛及電機電源等多種電氣化車用場景開發的主流選擇。目前產品已批量應用于奇瑞、理想、長安、長城、吉利、上汽、廣汽、比亞迪、蔚來等汽車廠商。上半年,兆易創新GD32A503系列車規級MCU產品市場拓展穩步推進。
上半年中穎電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招募研發人才,積極往智能化及新能源汽車電子方向拓展。上半年,中穎電子首款車規MCU,已通過AECQ100的質量認證,并已給多個客戶端送樣進行應用開發,也實現了首批小量銷售。
中微半導體上半年面向車身控制和汽車直流無刷電機應用的BAT32A233產品在多家Tier1內測,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開始批量供貨;而且上半年中微半導體還推出了國內首顆滿足AEC-Q100 Grade0產品BAT32A337。
上半年,芯海科技在汽車應用領域也表現高度活躍,其多款車規級MCU芯片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多家汽車客戶獲得認可,并開始量產。此外,芯海科技還透露滿足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等級的車規MCU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進展順利。
峰岹科技的MCU產品上半年通過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系統級技術支持,積極推動MCU芯片產品在汽車電子領域從小批量試產逐步進入量產。
上半年,納思達基于ISO26262汽車功能安全體系認證和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標準的G32A系列車規級MCU新品也已按照預期規劃有序推進,且納思達與客戶達成合作,將共同積極開展模組開發和測試相關工作。此外,納思達在汽車領域正積極打造標桿客戶,這將為其未來業績增長提供有效支撐。
四維圖新推出的帶功能安全的中高端車用MCU產品亦積極為用戶和開發者提供完善且豐富的MCU生態體系。上半年,四維圖新第二顆全本土化供應鏈MCU新產品已回片點亮,并進入量產階段。思維圖新更高性能的域控多核MCU芯片也在研發中。
小結:
經過梳理可以看到,上半年MCU企業業績表現集體不佳,但這不能全部歸咎為消費電子的影響,兆易創新二季度MCU業務收入環比增長其實依靠的是消費電子。消費電子應用領域的MCU需求是否已開始復蘇增長,還得等待下半年廠商的業績反饋。汽車電子的MCU需求還是旺盛的,國產廠商為了能盡快量產上車,上半年也普遍加速MCU產品車規認證。
- 上一篇:電池測試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2023/10/6
- 下一篇:德州儀器TI推出全新隔離產品系列,可將高電壓應用的使用壽命延 202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