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儲電量同比增長75.4% 本土制造商迎來高增長
2022-12-7 16:36:02??????點擊:
2022年10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為48.0GWh,是去年同月的1.7倍以上。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呈上升趨勢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規模是去年的兩倍多,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制造商在市場擴張中占據領先地位。盡管原材料存在供需問題,但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在過去28個月一直保持看漲趨勢。中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持續上升。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1-10月,全球登記在冊的電動汽車電池儲電量為390.4GWh,同比增長75.4%。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電動汽車市場保持了增長勢頭。
1-10月,全球電動汽車(BEV、PHEV、HEV)銷量電池裝車量排名中,來自中國的全球頂級電池制造商CATL寧德時代已實現了近一倍的增長,包括全球前十名的比亞迪在內的其他中國制造商都取得了三位數的高增長。
具體來看,CATL寧德時代電池裝車輛為137.7GWh,增長 98.6%;BYD比亞迪、CALB中航鋰電、國軒高科、Subwoda欣旺達、EVE億緯鋰能裝車量為51.5GWh、16.3GWh、11.3GWh、6.5GWh、5.1GWh,分別增長171.4%、172.7%、142%、345.2%和120.3%。
同期,韓國LG Energy Solution 、SK On、三星SDI穩居第2、5和第6位,裝機量分別為53.7GWh、24.1GWh、18.9GWh,增長為16.1%、83.2%、69%。
另一方面,包括松下(裝車量為30.8Wh,增長5.5%)在內的日系廠商市場占有率仍處于下滑趨勢,大部分廠商的增長率都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全球電動汽車及電池月度追蹤——2022 年 11 月,來源:SNE Research)
盡管三家韓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市場份額下降了6.9%,從31.7%降至24.8%。LG Energy Solution以53.7GWh排名第二,比去年同期增長16.1%;SK On增長83.2%,錄得24.1GWh;三星SDI增加69.0%,錄得18.9GWh。
韓國企業增長背后的主要驅動力是配備各公司電池的電動車型的熱銷,比如現代Ionic 5和起亞EV6的穩定銷售以及Ionic 6的推出,讓SK-On在市場上的增勢進一步加快。三星 SDI 的增長則受到奧迪 E-Tron、寶馬 iX、寶馬 i4 和菲亞特 500穩定銷售的推動。LG Energy Solution則受到大眾 ID.4 和福特野馬 Mach-E 強勁銷售的有利影響。
盡管與8月和9月相比,特斯拉10月Model 3和Y的銷量相對低迷,但CATL、LG Energy Solution和松下仍保持穩定增長。
比亞迪位居第三,在中國創造了BEV和PHEV的高銷量紀錄。
(全球電動汽車及電池月度追蹤——2022 年 11 月,來源:SNE Research)
2022年10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為48.0GWh,是去年同月的1.7倍以上。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的上升趨勢中,中國市場的規模是去年的兩倍多,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制造商在市場擴張中占據領先地位。盡管原材料存在供需問題,但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在過去28個月一直保持看漲趨勢。中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持續上升。
此外,為響應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免受中國強勁增長的影響而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IRA),韓國電池制造商開始結盟,在北美和歐洲進行密集投資,以實現供需渠道的多元化。一旦該法案的細節被明確,包括韓國在內的全球其他更多電池制造商戰略將被更多關注。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1-10月,全球登記在冊的電動汽車電池儲電量為390.4GWh,同比增長75.4%。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電動汽車市場保持了增長勢頭。
1-10月,全球電動汽車(BEV、PHEV、HEV)銷量電池裝車量排名中,來自中國的全球頂級電池制造商CATL寧德時代已實現了近一倍的增長,包括全球前十名的比亞迪在內的其他中國制造商都取得了三位數的高增長。
具體來看,CATL寧德時代電池裝車輛為137.7GWh,增長 98.6%;BYD比亞迪、CALB中航鋰電、國軒高科、Subwoda欣旺達、EVE億緯鋰能裝車量為51.5GWh、16.3GWh、11.3GWh、6.5GWh、5.1GWh,分別增長171.4%、172.7%、142%、345.2%和120.3%。
同期,韓國LG Energy Solution 、SK On、三星SDI穩居第2、5和第6位,裝機量分別為53.7GWh、24.1GWh、18.9GWh,增長為16.1%、83.2%、69%。
另一方面,包括松下(裝車量為30.8Wh,增長5.5%)在內的日系廠商市場占有率仍處于下滑趨勢,大部分廠商的增長率都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全球電動汽車及電池月度追蹤——2022 年 11 月,來源:SNE Research)
盡管三家韓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呈上升趨勢,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市場份額下降了6.9%,從31.7%降至24.8%。LG Energy Solution以53.7GWh排名第二,比去年同期增長16.1%;SK On增長83.2%,錄得24.1GWh;三星SDI增加69.0%,錄得18.9GWh。
韓國企業增長背后的主要驅動力是配備各公司電池的電動車型的熱銷,比如現代Ionic 5和起亞EV6的穩定銷售以及Ionic 6的推出,讓SK-On在市場上的增勢進一步加快。三星 SDI 的增長則受到奧迪 E-Tron、寶馬 iX、寶馬 i4 和菲亞特 500穩定銷售的推動。LG Energy Solution則受到大眾 ID.4 和福特野馬 Mach-E 強勁銷售的有利影響。
盡管與8月和9月相比,特斯拉10月Model 3和Y的銷量相對低迷,但CATL、LG Energy Solution和松下仍保持穩定增長。
比亞迪位居第三,在中國創造了BEV和PHEV的高銷量紀錄。
(全球電動汽車及電池月度追蹤——2022 年 11 月,來源:SNE Research)
2022年10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為48.0GWh,是去年同月的1.7倍以上。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的上升趨勢中,中國市場的規模是去年的兩倍多,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制造商在市場擴張中占據領先地位。盡管原材料存在供需問題,但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在過去28個月一直保持看漲趨勢。中國電池制造商的市場份額一直在持續上升。
此外,為響應保護美國國內產業免受中國強勁增長的影響而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IRA),韓國電池制造商開始結盟,在北美和歐洲進行密集投資,以實現供需渠道的多元化。一旦該法案的細節被明確,包括韓國在內的全球其他更多電池制造商戰略將被更多關注。
- 上一篇:車規級IGBT爆缺?!國際大廠貨期50周,國內產能供不應求 2022/12/8
- 下一篇:Q3智能手機總產量同比減少11%,中國品牌推自研芯片強化供應 20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