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芯逐鹿,長城汽車又落一子
2024-12-30 14:24:56??????點擊:
在汽車產業向智能化、電動化加速邁進的時代浪潮下,芯片成為左右產業發展走向的核心要素,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各大車企紛紛圍繞芯片領域展開激烈角逐與深度布局。
近日,傳統老牌車企長城汽車在汽車芯片的棋局中,又落下一枚關鍵棋子。
紫荊半導體,落地南京
據南京江北新區消息,12月26日,新區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活動舉行,長城汽車培育的RISC-V車規芯片設計公司南京紫荊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荊半導體”)落戶新區。
工商信息顯示,紫荊半導體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冊資本1216.67萬元,由長城汽車旗下的天津長城投資有限公司、原長城汽車EE架構總工程師曹常鋒、南京蘇冀鑫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捷飛科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紫荊半導體是一家專注于RISC-V車規芯片的設計公司,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車規芯片及解決方案。今年9月,紫荊半導體參與研發的國內首顆基于開源RISC-V內核設計的車規MCU芯片——紫荊M100成功點亮。此外,據悉,長城汽車計劃將紫荊M100芯片廣泛搭載于多款車型中,未來五年上車量不低于250萬輛。
據介紹,紫荊M100采用模塊化設計,內核可重構,4級流水線設計使其具備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少的耗時,同時便于未來的升級擴展,滿足功能安全ASIL-B等級要求,支持國密,并符合ISO21434網絡信息安全標準。
活動中,南京江北新區與長城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研創園與紫荊半導體簽署落地協議;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在會上頒布功能安全認證證書,這標志著紫荊M100芯片在技術和安全性能上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其實,長城汽車早在2021年10月就組建了專業團隊,致力于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研發;2022年11月1日,長城汽車旗下的功率半導體模組封測公司無錫芯動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專注于Si IGBT和Si CMOS的研發與創新,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實現了芯片設計與模組封測的深度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長城汽車在芯片領域的產業布局。
車芯逐鹿,各展其長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車規級芯片已成為車企競爭的關鍵領域。長城汽車通過成立紫荊半導體,在RISC-V車規芯片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蔚來、小鵬等新勢力車企在自研智能駕駛芯片方面積極投入并取得成果;比亞迪、吉利則通過投資與自研結合或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不斷完善芯片布局;上汽集團和東風汽車也在積極通過投資和合作等方式加大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參與度等。
蔚來汽車在自研智能駕駛芯片方面展現出強大的決心和實力。其自研的智駕芯片“神璣NX9031”采用5nm車規工藝制程,單顆芯片晶體管達500億+,支持32核CPU,具備超強的任務并發處理能力和全鏈路超感能力,通過自研的圖像信號處理器ISP和推理加速單元NPU,可靈活高效地運行各類AI算法。該芯片預計于2025年一季度首次搭載在蔚來旗艦轎車ET9上。
小鵬汽車在自研智駕芯片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自研的圖靈芯片擁有40核處理器,專為AI大模型定制,具備在AI汽車、AI機器人、飛行汽車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潛力,并且已經流片成功,小鵬正在測試驗證芯片的穩定性及性能。
比亞迪則采取了投資與自研并重的策略。一方面,比亞迪投資了地平線等芯片半導體企業;另一方面,在智能駕駛技術研發上加大自研力度,計劃在智能駕駛領域投入1000億元,聚焦包括生成式AI、大模型等在內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發。
吉利汽車早在2016年就通過旗下的億咖通科技與安謀科技聯合成立了芯擎科技,專注于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中央處理器等多種芯片的研發。其推出的國產7nm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已搭載在領克08車型上,正式量產上市,并且在2024年初發布新一代智駕芯片AD1000。
上汽集團積極通過投資和合作等方式推進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工作。旗下的投資基金對廣東鴻翼芯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奕隆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進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芯片企業進行了投資,這些企業分別在車規級數模混合芯片、汽車底盤電磁閥技術產品、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等領域有著各自的優勢和布局。此外,上汽集團還牽頭籌建了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計劃一期投資30億元,建設一條12英寸研發中試線,開發車規級BCD工藝和MEMS工藝,并與華虹集團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共同推進汽車芯片產業發展。
東風汽車在芯片布局上展現出積極且全面的態勢。通過牽頭成立湖北省車規級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協同創新發展;成功打造并流片多款車規級芯片,如業界首款采用自主研發多核RISC-V架構平臺且功能安全等級達ASIL-D的DF30芯片,填補國內空白并實現量產搭載;與中國信科共同出資設立武漢二進制半導體有限公司,著力推動芯片國產化制造進程;還制定了長遠的芯片應用規劃,明確在未來不同階段將逐步采用更先進制程的芯片,與AI算法深度融合,致力于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表現。
芯片是汽車邁向未來的核心 “大腦”,掌控著汽車進化的關鍵命脈。從傳統燃油車的高效運轉到新能源汽車的智能交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業界認為,車規級芯片未來將在多方面呈現顯著發展趨勢。
技術上,制程工藝向更精細尺度邁進,集成度持續提升,異構計算架構廣泛應用,Chiplet技術興起;應用方面,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及車聯網通信對芯片需求大增;產業領域,國產化率逐步提高,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合作加強,相關標準規范也將不斷完善;安全可靠性層面,芯片需滿足嚴格功能安全要求,并強化信息安全防護,以適應汽車產業日益增長的智能化、網聯化與安全化發展需求,在推動汽車技術變革中發揮關鍵作用,重塑汽車產業生態,提升全球競爭力,并為用戶帶來更智能、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
總體而言,在汽車產業智能化與電動化的高速賽道上,一場圍繞車規級芯片的激烈角逐正火熱上演。長城汽車、蔚來、比亞迪、小鵬、上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各車企的布局有助于降低自身對外部芯片供應商的依賴,實現成本控制和技術自主可控,還將推動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的整體發展,提高國產芯片在汽車領域的自給率和競爭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競爭加劇,車企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布局和創新將更加深入和多元化。
近日,傳統老牌車企長城汽車在汽車芯片的棋局中,又落下一枚關鍵棋子。
紫荊半導體,落地南京
據南京江北新區消息,12月26日,新區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活動舉行,長城汽車培育的RISC-V車規芯片設計公司南京紫荊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荊半導體”)落戶新區。
工商信息顯示,紫荊半導體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冊資本1216.67萬元,由長城汽車旗下的天津長城投資有限公司、原長城汽車EE架構總工程師曹常鋒、南京蘇冀鑫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捷飛科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紫荊半導體是一家專注于RISC-V車規芯片的設計公司,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車規芯片及解決方案。今年9月,紫荊半導體參與研發的國內首顆基于開源RISC-V內核設計的車規MCU芯片——紫荊M100成功點亮。此外,據悉,長城汽車計劃將紫荊M100芯片廣泛搭載于多款車型中,未來五年上車量不低于250萬輛。
據介紹,紫荊M100采用模塊化設計,內核可重構,4級流水線設計使其具備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少的耗時,同時便于未來的升級擴展,滿足功能安全ASIL-B等級要求,支持國密,并符合ISO21434網絡信息安全標準。
活動中,南京江北新區與長城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研創園與紫荊半導體簽署落地協議;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在會上頒布功能安全認證證書,這標志著紫荊M100芯片在技術和安全性能上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其實,長城汽車早在2021年10月就組建了專業團隊,致力于功率半導體技術的研發;2022年11月1日,長城汽車旗下的功率半導體模組封測公司無錫芯動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專注于Si IGBT和Si CMOS的研發與創新,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實現了芯片設計與模組封測的深度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了長城汽車在芯片領域的產業布局。
車芯逐鹿,各展其長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車規級芯片已成為車企競爭的關鍵領域。長城汽車通過成立紫荊半導體,在RISC-V車規芯片領域取得重要突破;蔚來、小鵬等新勢力車企在自研智能駕駛芯片方面積極投入并取得成果;比亞迪、吉利則通過投資與自研結合或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不斷完善芯片布局;上汽集團和東風汽車也在積極通過投資和合作等方式加大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參與度等。
蔚來汽車在自研智能駕駛芯片方面展現出強大的決心和實力。其自研的智駕芯片“神璣NX9031”采用5nm車規工藝制程,單顆芯片晶體管達500億+,支持32核CPU,具備超強的任務并發處理能力和全鏈路超感能力,通過自研的圖像信號處理器ISP和推理加速單元NPU,可靈活高效地運行各類AI算法。該芯片預計于2025年一季度首次搭載在蔚來旗艦轎車ET9上。
小鵬汽車在自研智駕芯片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其自研的圖靈芯片擁有40核處理器,專為AI大模型定制,具備在AI汽車、AI機器人、飛行汽車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潛力,并且已經流片成功,小鵬正在測試驗證芯片的穩定性及性能。
比亞迪則采取了投資與自研并重的策略。一方面,比亞迪投資了地平線等芯片半導體企業;另一方面,在智能駕駛技術研發上加大自研力度,計劃在智能駕駛領域投入1000億元,聚焦包括生成式AI、大模型等在內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發。
吉利汽車早在2016年就通過旗下的億咖通科技與安謀科技聯合成立了芯擎科技,專注于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中央處理器等多種芯片的研發。其推出的國產7nm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已搭載在領克08車型上,正式量產上市,并且在2024年初發布新一代智駕芯片AD1000。
上汽集團積極通過投資和合作等方式推進車規級芯片國產化工作。旗下的投資基金對廣東鴻翼芯汽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奕隆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進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芯片企業進行了投資,這些企業分別在車規級數模混合芯片、汽車底盤電磁閥技術產品、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等領域有著各自的優勢和布局。此外,上汽集團還牽頭籌建了上海汽車芯片工程中心,計劃一期投資30億元,建設一條12英寸研發中試線,開發車規級BCD工藝和MEMS工藝,并與華虹集團進行戰略合作簽約,共同推進汽車芯片產業發展。
東風汽車在芯片布局上展現出積極且全面的態勢。通過牽頭成立湖北省車規級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整合多方資源,實現協同創新發展;成功打造并流片多款車規級芯片,如業界首款采用自主研發多核RISC-V架構平臺且功能安全等級達ASIL-D的DF30芯片,填補國內空白并實現量產搭載;與中國信科共同出資設立武漢二進制半導體有限公司,著力推動芯片國產化制造進程;還制定了長遠的芯片應用規劃,明確在未來不同階段將逐步采用更先進制程的芯片,與AI算法深度融合,致力于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表現。
芯片是汽車邁向未來的核心 “大腦”,掌控著汽車進化的關鍵命脈。從傳統燃油車的高效運轉到新能源汽車的智能交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業界認為,車規級芯片未來將在多方面呈現顯著發展趨勢。
技術上,制程工藝向更精細尺度邁進,集成度持續提升,異構計算架構廣泛應用,Chiplet技術興起;應用方面,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及車聯網通信對芯片需求大增;產業領域,國產化率逐步提高,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合作加強,相關標準規范也將不斷完善;安全可靠性層面,芯片需滿足嚴格功能安全要求,并強化信息安全防護,以適應汽車產業日益增長的智能化、網聯化與安全化發展需求,在推動汽車技術變革中發揮關鍵作用,重塑汽車產業生態,提升全球競爭力,并為用戶帶來更智能、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
總體而言,在汽車產業智能化與電動化的高速賽道上,一場圍繞車規級芯片的激烈角逐正火熱上演。長城汽車、蔚來、比亞迪、小鵬、上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各車企的布局有助于降低自身對外部芯片供應商的依賴,實現成本控制和技術自主可控,還將推動中國汽車芯片產業的整體發展,提高國產芯片在汽車領域的自給率和競爭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競爭加劇,車企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布局和創新將更加深入和多元化。
- 上一篇:從華為獨立四年 榮耀宣布改名:終于要上市了! 2024/12/30
- 下一篇:超20億,集成電路產業再迎利好!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