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兩大難題:面板和芯片
近年來,隨著美國對華為一次次的打壓,讓更多人認識到沒有核心技術作為支撐的公司,猶如泡沫一般不堪一擊。
半導體產業的海思芯片,盡管我們在芯片設計上早已做到了全球優秀水準,甚至麒麟芯片在5G、AI等行業都處在領先水平,但因為臺積電的“斷供”,如此出色的麒麟芯片在很長的時間內已經沒法供貨了。
不好的信息接二連三地傳出,芯片供貨已經是個大麻煩了,這里手機顯示面板又出了問題,三星和LG表示已不會再次向華為公司供貨。有些人覺得僅是一塊手機屏罷了,一塊小小夾層玻璃用國內的不行嗎?實際上,原因是比較復雜的。
從近期的經驗看來,大家已了解光刻技術對芯片制造的必要性,那么在手機面板生產制造層面,就擁有與光刻技術一樣關鍵的設備——真空泵蒸鍍機。
如今,真空泵蒸鍍機生產技術把握日本佳能eos手上,所以佳能eos有著與荷蘭ASML公司一樣的影響力,不論是三星和LG,亦或是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需要佳能eos提供的真空泵蒸鍍機來進行手機面板的生產制造。
以往,大家都覺得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面板生產工藝整體實力雄厚,甚至有可能做到全球領先地位,但問題是其所生產的商品質量確實達到了優秀,但核心技術還要受制于人。
造成這個問題的關鍵緣故實際上還是一個較為實際的問題——造不如買,現如今大家也總算嘗到這一問題帶來的惡果。
例如面板生產制造的重要原料光刻膠,盡管京東方稱完成了一部分國內生產制造,但有信息稱,實際上京東方國內生產制造的也僅僅只是掛羊頭賣狗肉,事實上還是海外公司提供了支持。
實際上,面板生產有很多核心技術,一套詳細的生產工藝流程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這么簡單,把握了這種技術的公司,絕大部分是美企,韓國和日本緊隨其后。
雖然我們在技術的把握和產品研發層面依然與全球優秀水準存有一定差別,但因為加工制造業的極大規模,彼此間已產生了不可缺少的互補性,全方位“斷供”是不太可能的,但像華為公司那樣的精準嚴厲打擊,已越來越難以避免。
- 上一篇:中國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主力軍 2020/9/23
- 下一篇:單相電機電阻啟動與電容啟動有區別嗎? 20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