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遭禁,晶圓代工引起漲、漲、漲
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制裁疑云”終于有了后續,中芯國際日前一紙公告證實了美國對其發布出口禁令的消息。
國際電子商情9日從臺媒獲悉,雖然中芯國際的既有客戶在上述消息得到證實前,就已經傳出開始尋找其他晶圓代工產能,以降低中芯若遭制裁帶來的風險。盡管如此,在中芯國際方面證實制裁消息后,其既有客戶依然無法避免受到沖擊。此外,在消息刺激下,讓原本就宣告產能吃緊的代工市場再一次傳出漲價信號。
中芯國際證實遭美制裁,8英寸代工再傳漲價...
報道指出,鑒于此次美國對中芯國際祭出出口管制相較于華為制裁生效后不久,供應鏈方面預計,后續中芯國際客戶的轉單將導致全球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更加緊張,漲價勢頭明顯,包括臺聯電、世界先進、三星,甚至連臺積電近期都傳出漲價消息。
據報道,由于產能吃緊情況出現,8英寸晶圓代工已率先掀起漲價潮,包括聯電的0.18微米制程、世界先進的0.15微米細線寬制程都已調升報價,漲幅平均在個位數百分比,主要視客戶實際訂單情況而定。
對此,聯電方面表示不予回應,僅強調會在追求獲利與客戶長期合作關系之間尋求平衡點,并稱產能利用率平均達到95%以上。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也沒有就代工價格議題做出回應,僅表示“有聽說業界傳出這一話題,”并稱“價格調整要考量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系及產能資源。當客戶下單,配合為其擴產是義務。”
三星、臺積電未置評。
不過,有一名匿名IC設計業者則透露,聯電對近期新投片的價格已先行調漲,并通知客戶要調升今年第4季與明年代工價格。世界先進的0.15微米細線寬制程也將可能啟動漲價。
“現在是8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最吃緊,從0.13至0.18微米制程產能基本都是排的很滿,12英寸廠則是28納米以下制程最搶手”,該人士直言,由于現在晶圓代工交期拉長,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通常有規模的企業不太去考率庫存風險,都是優先提前下單保證一定水位的安全庫存。“今年情況不同,所以搶產能的都是有規模的,(規模和需求)不大的根本也沒有財力去跟進。”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信越硅晶圓、光阻液代理商崇越周一(5日)證實,在美方擴大對華為的禁令后,由于擔憂成為制裁目標,中芯國際為確保正常生產運營,之前已經大舉采購包括硅晶圓、光阻液在內等關鍵制程耗材、設備零組件。
崇越表示,自6月起,來自中國大陸客戶的拉貨力度明顯加大,單月業績跳增5成,主要來自中芯國際和其他晶圓廠積極提高備貨帶動。
恐中芯國際被制裁,傳大客戶高通早有轉單準備
據研調機構的統計,中芯國際8英寸產能占全球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約10%,雖然目前其8英寸廠短期內運營未受影響,但不排除后續接單受影響的可能。
此前,由于擔心中美貿易戰的潛在風險,中芯國際的大客戶高通傳出已與臺積電、臺聯電等代工廠就轉單事宜有過洽商,希望通過“搭線”多爭取一些8英寸產能,做好應對準備。不過,這一傳言尚未得到關聯方證實。
有業者認為,9月業內不時傳出“急單漲價”的消息是讓高通“主動出擊”的原因之一。由于其電源管理芯片(PMIC) 近6成交由中芯國際代工,再加上華為在禁令生效之前大幅向各家供應商拉貨,導致8英寸產能緊缺,繼而引發其國內“友商”小米、OPPO、vivo加大備料力道,再次加重產能吃緊情況。
市場認為,中芯國際前兩大客戶博通、高通,為確保產品供貨穩定,勢必將訂單轉移至其他晶圓廠,而聯電因與中芯國際制程相近,可望成為最大受惠者。
不過,聯電近期產能已被搶光,若博通、高通決定轉向聯電投片,原先供應吃緊狀況將更加劇,IC設計業者為搶產能勢必加價,皆有助聯電代工價格進一步上漲,推升獲利表現。
上一波代工漲價就在9月...
此前,由于美國制裁疊加疫情影響持續,繼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滿載拉抬漲代工價后,又有消息稱,鑒于8英寸晶圓訂單排到明年,產能吃緊局面持續,預計將有部分需求訂單涌入6英寸晶圓代工廠,存在順勢推高6英寸晶圓代工價的可能性。
在美國制裁疊加疫情影響持續的背景下,下游高價搶單的情況與日俱增,由于8英寸家用產能促進,訂單開始涌入6英寸晶圓,中國臺灣代工大廠茂矽(MOSEL)日前表態,不排除與客戶協商調漲代工價格的可能。由于毛利較低的半導體搶不到8英寸晶圓產能,只好轉向。如今茂矽產能也已滿載,據透露訂單需求端訂單來自中國大陸地區,并透露將優先接下IC需求訂單,MOSFET的需求會將酌情考慮。
報道稱,目前晶圓漲幅都在10%以上,而顯示驅動IC漲價取決于不同廠商吸收成本的能力。對于關聯廠商/渠道商而言,驅動IC量價齊升屬利好消息,尤其是擁有一定庫存水位的商家。
另一方面,因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失衡持續,導致相關需求交期延后,目前已延長至4個月。因此,多數IC設計者已經開始提早主動加價預定產能,有傳出報價將提高一成。在晶圓代工價上漲,也讓部分IC設計廠決定主動跟進調漲。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上游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偏緊,致使顯示驅動IC供貨缺口達15%至20%,預計到2021年中才會有所緩解。
- 上一篇:C&K 推出加固磁性近程傳感器改善遠程監控 2020/10/21
- 下一篇:破紀錄!臺積電三季度營收大漲!是否能供貨華為?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