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這兩座新晶圓廠將推遲?
2024-3-22 11:37:11??????點擊:
近日,外媒Tom's Hardware報道,據英特爾向美國俄亥俄州政府提交的難度報告,其位于該州的兩座新晶圓廠的投運時間已推遲至2027~2028年。
俄亥俄州一號項目的Fab1和Fab2兩座工廠均計劃于2026~2027年完工,約一年后正式投運。
根據報道,本次英特爾投資項目是俄亥俄州歷史上最大的單一私營公司投資。預計將為英特爾創造3000個直接就業崗位,提供4.05億美元的年度工資。此外,據悉,英特爾已經為該項目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激勵”。
此前3月初,媒體報道英特爾公布了其位于德國馬格德堡的Fab29晶圓廠項目的藍圖,目前一期的Fab29.1和Fab29.2兩棟建筑,高三層,每層高度在5.7至6.5米之間,第二層將成為High-NAEUV光刻機的落座地,上下兩層用于材料物流。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透露,馬格德堡晶圓廠投產后將擁有先進的芯片制造能力,可生產超越Intel18A制程的尖端芯片。
除了產能規劃,在制程研發上,英特爾曾在首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指出,四年五節點計劃后,推出Intel14A(14nm)制程,計劃2027年量產。英特爾20A制造技術計劃于2024年推出;18A主要產品Clearwater Forest已完成,并將于2025年投入生產。
其他大廠方面,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的先進制程量產技術是3納米工藝,由三星電子和臺積電制造。針對2nm研發,臺積電、英特爾、三星、Rapidus、Marvell五家大廠規劃的量產時間基本集中在2025年。
受AI芯片需求帶動 今年晶圓代工產業有望年增12%
英特爾指出,目前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已獲150億美元訂單,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目標是超越排名第二的三星,僅次市場龍頭臺積電。
但晶圓代工市場競爭仍然激烈,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顯示,2023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最新營收排名中,曾于第三季首次進榜的IFS(IntelFoundryService)因CPU正處新舊產品世代交替之際、Intel備貨動能不彰等因素,遭PSMC及Nexchip擠下前十大排行。
從產業營收上看,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2023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季增7.9%,達304.9億美元,主要受惠于智能手機零部件拉貨動能延續,包含中低端SmartphoneAP與周邊PMIC,以及Apple新機出貨旺季,帶動A17主芯片、周邊IC如OLEDDDI、CIS、PMIC等零部件。
而2023年全年受供應鏈庫存高企、全球經濟疲弱,以及市場復蘇緩慢影響,晶圓代工產業處于下行周期,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年減約13.6%,來到1,115.4億美元。
展望2024年,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2024年在AI相關需求的帶動下,營收預估有機會年增12%,達1,252.4億美元,而臺積電受惠于先進制程訂單穩健,年增率將大幅優于產業平均。
俄亥俄州一號項目的Fab1和Fab2兩座工廠均計劃于2026~2027年完工,約一年后正式投運。
根據報道,本次英特爾投資項目是俄亥俄州歷史上最大的單一私營公司投資。預計將為英特爾創造3000個直接就業崗位,提供4.05億美元的年度工資。此外,據悉,英特爾已經為該項目獲得了“超過20億美元的激勵”。
此前3月初,媒體報道英特爾公布了其位于德國馬格德堡的Fab29晶圓廠項目的藍圖,目前一期的Fab29.1和Fab29.2兩棟建筑,高三層,每層高度在5.7至6.5米之間,第二層將成為High-NAEUV光刻機的落座地,上下兩層用于材料物流。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透露,馬格德堡晶圓廠投產后將擁有先進的芯片制造能力,可生產超越Intel18A制程的尖端芯片。
除了產能規劃,在制程研發上,英特爾曾在首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指出,四年五節點計劃后,推出Intel14A(14nm)制程,計劃2027年量產。英特爾20A制造技術計劃于2024年推出;18A主要產品Clearwater Forest已完成,并將于2025年投入生產。
其他大廠方面,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的先進制程量產技術是3納米工藝,由三星電子和臺積電制造。針對2nm研發,臺積電、英特爾、三星、Rapidus、Marvell五家大廠規劃的量產時間基本集中在2025年。
受AI芯片需求帶動 今年晶圓代工產業有望年增12%
英特爾指出,目前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已獲150億美元訂單,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目標是超越排名第二的三星,僅次市場龍頭臺積電。
但晶圓代工市場競爭仍然激烈,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顯示,2023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最新營收排名中,曾于第三季首次進榜的IFS(IntelFoundryService)因CPU正處新舊產品世代交替之際、Intel備貨動能不彰等因素,遭PSMC及Nexchip擠下前十大排行。
從產業營收上看,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2023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季增7.9%,達304.9億美元,主要受惠于智能手機零部件拉貨動能延續,包含中低端SmartphoneAP與周邊PMIC,以及Apple新機出貨旺季,帶動A17主芯片、周邊IC如OLEDDDI、CIS、PMIC等零部件。
而2023年全年受供應鏈庫存高企、全球經濟疲弱,以及市場復蘇緩慢影響,晶圓代工產業處于下行周期,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年減約13.6%,來到1,115.4億美元。
展望2024年,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2024年在AI相關需求的帶動下,營收預估有機會年增12%,達1,252.4億美元,而臺積電受惠于先進制程訂單穩健,年增率將大幅優于產業平均。
- 上一篇:2024全球航空航天和軍工品牌價值25強榜單,波音、空客、洛 2024/3/22
- 下一篇:電力應用有“神器”!上海芯熾正在發力... 202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