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芯”投入,工業和汽車市場為TI貢獻過半收入
2020-6-27 18:08:28??????點擊:
2017年,德州儀器(TI)全年營收達到149.6 億美元,其中的54%來自工業和汽車市場。而在不久前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TI的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11%,汽車和工業市場的強勁增長是主要原因。為了繼續擴大在工業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讓更多的潛在客戶了解TI的產品和解決方案,TI不斷加大對工業市場的投入。在今年5月份的TI工業月中,共推出涵蓋14個工業領域的解決方案,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解決設計者們在日常設計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

圖1 按產品劃分,TI超過85%的營業收入來自模擬與嵌入式市場

圖2 按市場劃分,TI營收的54%來自汽車和工業市場
工業自動化為半導體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工業自動化正在朝著基于物聯信息系統的自動化架構發展,使得工廠的設備能夠快速實現內部聯通、接收及理解并做出實時決策,工業系統也變得更加智能。這一智能化趨勢不僅推動著工業系統的創新,也為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比如,在一個智能工廠中,將用到大量的傳感器、工業機器人,海量數據的交互離不開無線互連技術的支持等。

圖3 TI半導體事業部中國區大眾市場銷售與應用總經理姜寒在TI工業月媒體活動上演講
TI半導體事業部中國區大眾市場銷售與應用總經理姜寒表示:“推動工業自動化發展主要有三個因素,即市場、制造和技術。從市場角度看,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定制化,每個客戶都致力于設計開發出擁有獨有技術的產品,加之更短的交付期限等需求,為TI這樣的半導體廠商帶來了更多機遇和挑戰;從制造角度看,高靈活性、高效率,以及實時性和系統兼容性也帶來很多新的需求。在技術上,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小型化,是半導體器件發展的必然趨勢。”
TI在工業市場的優勢
工業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應用也千差萬別。在整個工業市場中,TI重點關注14個細分領域,包括自動化控制、電機、樓宇自動化、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醫療與保健等,并提供豐富的產品組合用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據姜寒介紹,TI的核心優勢就是產品豐富,約有超過十萬個產品種類供用戶選擇。這些產品可以提升電源管理效率,實現精確感測,調節和傳輸數據,也可在系統設計中提供核心控制或處理功能。
在智能工廠建設中,讓設備變得更加智能是主要應用需求。姜寒表示,TI的傳感器產品、技術以及方案,幾乎涵蓋了所有壓力、濕度、溫度、占空、電流、照明、生物傳感、化學和位置等應用。去年TI推出的用于工業應用的毫米波雷達,就是采用76~81GHz毫米波雷達技術的新型傳感器。它能檢測到一根人類頭發的寬度,精準率提升10倍以上,并且功耗低、尺寸小。
超小型5.5V DC/DC降壓電源模塊TPSM82480是TI今年5月份最新推出的一款產品,可提供真正的持續6A輸出電流和高達95%的效率。它將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和屏蔽電感集成到一個小尺寸封裝中,用于空間和高度受限的應用,例如負載點電信、網絡、測試和測量電源。
實際應用中,解決設計難題還需要系統性方法。姜寒表示:“TI的工程師都是系統專家,他們能夠清楚了解客戶系統層面的問題,并設計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將產品快速上市。另外,TI的中文官網上有超過3000個參考設計供設計人員選擇。目前TI Designs提供的不僅僅是參考設計,還能提供全套的原理圖、PCB布局和Gerber文件。對客戶而言,他們可以將精力更多花在應用而非硬件設計上。對于電源工程師而言,他們可以借助電源設計工具WEBENCH輕松完成設計。可以說,用戶在TI這里選擇產品,幾乎能夠覆蓋他的所有功能和需求。此外,TI還開設有E2E社區,社區上有很多美國產品線的專家為工程師提供在線技術支持,將近80%的問題可以做到24小時及時回復,很多時候E2E社區的響應速度甚至比TI自己的技術支持工程師的還要快。”
www.gjak.cn
工業市場容量很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談到TI的取勝之道,姜寒認為,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做法,2017年主要考驗的是半導體廠商的供貨能力,誰能供貨,誰就能市場上拔得頭籌。據姜寒介紹,TI的產能非常充足,不僅能夠應對客戶很多產品的需求,同時TI還能根據客戶的需求變化隨時調配TI的出貨和生產計劃,也就是所謂的供應柔性,這是TI在產品供貨上的優勢所在。綜合來看,滿足客戶的需求,并保證較低的成本,及時而靈活的供貨策略,是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TI自認為在這些綜合因素面前優勢巨大。

圖1 按產品劃分,TI超過85%的營業收入來自模擬與嵌入式市場

圖2 按市場劃分,TI營收的54%來自汽車和工業市場
工業自動化為半導體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工業自動化正在朝著基于物聯信息系統的自動化架構發展,使得工廠的設備能夠快速實現內部聯通、接收及理解并做出實時決策,工業系統也變得更加智能。這一智能化趨勢不僅推動著工業系統的創新,也為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帶來新機遇。比如,在一個智能工廠中,將用到大量的傳感器、工業機器人,海量數據的交互離不開無線互連技術的支持等。

圖3 TI半導體事業部中國區大眾市場銷售與應用總經理姜寒在TI工業月媒體活動上演講
TI半導體事業部中國區大眾市場銷售與應用總經理姜寒表示:“推動工業自動化發展主要有三個因素,即市場、制造和技術。從市場角度看,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定制化,每個客戶都致力于設計開發出擁有獨有技術的產品,加之更短的交付期限等需求,為TI這樣的半導體廠商帶來了更多機遇和挑戰;從制造角度看,高靈活性、高效率,以及實時性和系統兼容性也帶來很多新的需求。在技術上,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小型化,是半導體器件發展的必然趨勢。”
TI在工業市場的優勢
工業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應用也千差萬別。在整個工業市場中,TI重點關注14個細分領域,包括自動化控制、電機、樓宇自動化、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醫療與保健等,并提供豐富的產品組合用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據姜寒介紹,TI的核心優勢就是產品豐富,約有超過十萬個產品種類供用戶選擇。這些產品可以提升電源管理效率,實現精確感測,調節和傳輸數據,也可在系統設計中提供核心控制或處理功能。
在智能工廠建設中,讓設備變得更加智能是主要應用需求。姜寒表示,TI的傳感器產品、技術以及方案,幾乎涵蓋了所有壓力、濕度、溫度、占空、電流、照明、生物傳感、化學和位置等應用。去年TI推出的用于工業應用的毫米波雷達,就是采用76~81GHz毫米波雷達技術的新型傳感器。它能檢測到一根人類頭發的寬度,精準率提升10倍以上,并且功耗低、尺寸小。
超小型5.5V DC/DC降壓電源模塊TPSM82480是TI今年5月份最新推出的一款產品,可提供真正的持續6A輸出電流和高達95%的效率。它將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和屏蔽電感集成到一個小尺寸封裝中,用于空間和高度受限的應用,例如負載點電信、網絡、測試和測量電源。
實際應用中,解決設計難題還需要系統性方法。姜寒表示:“TI的工程師都是系統專家,他們能夠清楚了解客戶系統層面的問題,并設計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將產品快速上市。另外,TI的中文官網上有超過3000個參考設計供設計人員選擇。目前TI Designs提供的不僅僅是參考設計,還能提供全套的原理圖、PCB布局和Gerber文件。對客戶而言,他們可以將精力更多花在應用而非硬件設計上。對于電源工程師而言,他們可以借助電源設計工具WEBENCH輕松完成設計。可以說,用戶在TI這里選擇產品,幾乎能夠覆蓋他的所有功能和需求。此外,TI還開設有E2E社區,社區上有很多美國產品線的專家為工程師提供在線技術支持,將近80%的問題可以做到24小時及時回復,很多時候E2E社區的響應速度甚至比TI自己的技術支持工程師的還要快。”
www.gjak.cn
工業市場容量很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談到TI的取勝之道,姜寒認為,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做法,2017年主要考驗的是半導體廠商的供貨能力,誰能供貨,誰就能市場上拔得頭籌。據姜寒介紹,TI的產能非常充足,不僅能夠應對客戶很多產品的需求,同時TI還能根據客戶的需求變化隨時調配TI的出貨和生產計劃,也就是所謂的供應柔性,這是TI在產品供貨上的優勢所在。綜合來看,滿足客戶的需求,并保證較低的成本,及時而靈活的供貨策略,是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TI自認為在這些綜合因素面前優勢巨大。
- 上一篇:華為將在英國建立光電子研發與制造基地 2020/6/27
- 下一篇:國產CPU,指令集之殤 20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