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設計中常見的三種原則(3W原則、20H原則、五五原則)
用于電壓轉換的開關穩壓器使用電感臨時存儲能量。但有些電感的尺寸非常大,必須在開關穩壓器的印刷電路板(PCB)布局中為它安排位置。這項任務其實很簡單,因為通過電感的電流可能會變化,但并非瞬間變化。變化只可能是連續的,一般相對緩慢。
先提出問題:線圈應該放在哪兒?
開關穩壓器在兩個不同路徑之間來回切換電流。這種切換非常迅速,具體切換速度取決于切換邊緣的持續時間。開關電流流經的走線稱為熱回路或交流電流路徑,其在一個開關狀態下傳導電流,在另外一個開關狀態下不傳導電流。在 PCB的 布局里,應使熱回路面積小而且路徑短,以便大限度地減小這些走線中的寄生電感。寄生走線電感會產生無用的電壓失調并導致電磁干擾(EMI)。
圖 1 所示為一個降壓調節器,其中關鍵熱回路顯示為虛線??梢钥闯?,線圈 L1 不是熱回路的一部分。因而,可以假設該電感器的放置位置并不重要。使電感器位于熱回路以外是正確的——因此在這個個案例中,安放位置是次要的。不過,應該遵循一些原則。
不得在電感下方(PCB 表面或下方都不行)、在內層里或 PCB 背面布設敏感的控制走線。受電流流動的影響,線圈會產生磁場,結果會影響信號路徑中的微弱信號。在開關穩壓器中,一個關鍵信號路徑是反饋路徑,其將輸出電壓連接到開關穩壓器 IC 或電阻分壓器。
還應該注意,實際線圈既有電容效應,也有電感效應。 個線圈繞組直接連接到降壓開關穩壓器的開關節點,如圖 1 所示。結果,線圈里的電壓變化與開關節點處的電壓一樣強烈而迅速。由于電路中的開關時間非常短且輸入電壓很高,PCB 上的其他路徑上會產生相當大的耦合效應。因此,敏感的走線應該遠離線圈。
圖 2 所示為 ADP2360 的示例布局。在此圖中,圖 1 中的重要熱回路標為綠色。從圖中可知,黃色反饋路徑離線圈 L1 有一定距離。它位于 PCB 的內層。
一些電路設計者甚至不希望線圈下的 PCB 中有任何銅層。舉個例子,它們會在電感下方提供切口,即使在接地平面層中也是如此。其目標是防止線圈下方接地平面因線圈磁場形成渦流。這種方法沒有錯,但也有爭論認為,接地平面要保持一致,不應中斷:
1、PCB 的銅越多,散熱越好。
2、用于屏蔽的接地平面在不中斷時效果 。
3、即使產生渦流,這些電流也只能局部流動,只會造成很小的損耗,并且幾乎不會影響接地平面的功能。
因此,同意接地平面層,甚至是線圈下方,也應保持完整的觀點。
總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雖然開關穩壓器的線圈不是臨界熱回路的一部分,但不在線圈下方或靠近線圈處布敏感的控制走線卻是明智的。PCB 上的各種平面——例如,接地平面或 VDD 平面(電源電壓)——可以連續構造,無需切口。
- 上一篇:電源管理IC芯片有哪些分類? 2020/9/8
- 下一篇:電動化提速,功率半導體是國產芯的新機遇 20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