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領AI與智能交通?
10月31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上,海信集團副總裁陳維強分享海信在智能交通領域歷程、理念及未來發展方向。海信網絡科技對技術創新的癡迷20年如一日,成為我國智能交通行業的隱形冠軍。“提起海信,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家電,事實上在智能交通領域,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應用于全國129個城市。市場業績連續多年排名第一。” 海信集團副總裁陳維強介紹,成立50周年的海信,已經實現由傳統家電企業向高科技企業的華麗轉身。
徐冠華認為,我國的產業體系要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并使之轉化為自主的知識資產,就必須建立自主開發的平臺,培養鍛煉自己的技術開發隊伍,進行技術創新的實踐。
“智能交通行業的隱形冠軍”
作為2019第十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的承辦單位,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智能交通行業努力培養自己技術團隊,搭建自主研發平臺,堅持技術創新的企業。
據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四海介紹,海信網絡科技是海信集團信息產業板塊的核心力量。自1998年成立至今,已形成城市交通、交通運輸、 軌道交通、運維服務、智慧建筑、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七大業務板塊,成為海信集團一個嶄新標簽。
多年來,海信網絡科技堅持技術創新,在信號機市場,2002年海信著手研發針對中國道路交通特點的信號機,成功打破國外巨頭的壟斷;2005年一舉擊敗國際巨頭泰科、西門子,成功中標2008年北京奧運會交通項目。“以前國外企業一臺機器賣十幾萬,現在售價被拉下2/3,為國家節省大量建設資金,引領智能交通領域民族品牌崛起,這其中有海信的一份努力。”張四海說道。從最初的跟跑,并跑,到如今的領跑,海信通過技術自主創新,2013年率先創新系統架構、安全防護、交互設計等,做到引領行業發展,直至現在仍代表信號機頂尖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取得如今的成績,海信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久久為功,堅持持續經營不變、技術創新不變、誠信不變、用戶至上不變的理念,繼續前行。“我們相信靜水流深,久久為功,我們堅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陳維強表示,海信始終用誠信的經營、領先的技術、可靠的質量、專業的服務筑起堅實的護城河。
10月31日下午,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四海介紹海信云腦引領AI 交通發展情況。
“用云腦引領AI+交通”
近年來,海信不斷進行產業升級,完成以圖像處理技術為核心的產業布局。“在智能交通領域,我們的業務范圍也從城市交管、交通運輸拓展至軌道交通,并進軍軌道最核心的信號業務領域。”陳維強說,“今年上半年,海信發布云腦戰略。基于國際領先的云腦架構與各行業深入結合,針對性研發交管云腦、交通云腦等,支撐各個行業實際業務中的智能化需求。”
其中,海信基于AI賦能的智慧交通綜合管控平臺以交管云腦為核心,突破復雜場景警情識別、控制策略生成等技術難題,創新實現警情快發快處、無人信號調優,大幅提高警情發現和處置效率,保障城市信號控制全時最優。
10月31日,在第十四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青島海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展臺前,聚集了眾多前來了解海信智慧交通發展的觀眾。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建設‘智慧應用’和‘智能前端’兩大生態,繼續做AI+交通行業的引領者!”陳維強表示,海信將基于云腦開放架構,與行業伙伴共同打造樣板案例,同時加大在智能前端上的投入,并與智慧應用深度結合,建設“智慧應用” 和“智能前端” 兩大生態,繼續做AI+交通行業的引領者。
據張四海介紹,在智能交通系統基礎上形成的海信城市“云腦”平臺,可將城市數據應用效率提升35%以上,顛覆了以往對城市級大數據粗放式的處理模式,引領行業向精細化、精準化、智能化的大數據應用前行。
2018年底,青島市即墨區上線了基于“云腦”的集成指揮作戰平臺,依靠精準的圖像分析技術,平臺能夠實時預警進行精準查緝,長期以來無牌車監管的難題得到了紓解。
此外,交管云腦的AI自動診斷還可以發掘時段劃分不合理、綠信比分配不均衡等問題。在西安市明光路,經過交管云腦的無人化信號智能調優,正常通行時間由原來的17分06秒縮短到7分鐘。而在明光路通行的所有車輛,算下來一天下來能節約燃油約13噸。
“交管云腦還打開了未來城市交通的想象空間”。據悉,基于“云腦”的智能網聯系統可以監測無人駕駛車輛是否按照預定路線行駛、是否有違法行為、并根據車流量以及信號燈狀態給出合理行駛時速,這也將有助于無人駕駛盡快落地。目前,海信正在與長沙市交警支隊展開車路協同應用領域測試。
- 上一篇:云計算發展的大趨勢有哪些? 2019/11/7
- 下一篇:5G后仍不容樂觀,電費開支如何? 20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