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業交貨推新遲緩問題,今夏可望恢復正常
根據全球電子產業協會IPC針對150家會員進行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和供應商擔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將沖擊其營運業務,導致電子制造商的產品供應推遲;但預期將會在今夏恢復正常營運...
COVID-19疫情對于電子制造商的營運以及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備受業界關注。為了掌握疫情對于電子產品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影響,以及企業如何因應疫情沖擊與挑戰,IPC分別在2020年2月和3月進行了兩次調查,近40%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對于其業務的沖擊日趨嚴峻。
整體而言,絕大多數(86%)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和供應商擔心病毒流行對其商業運作造成影響,這與IPC在2020年2月報告中的結果相當。延遲接收供應商的投入可能導致工廠停工、更高的平均成本、運輸瓶頸、替代采購的壓力、延遲銷售和延遲原型設計,從而延緩新產品的推出。
IPC總裁兼執行長John Mitchell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就算是必要的,電子制造商并不輕易更換供應商。尋找替代采購資源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并且必須與獲得的價值相權衡。"
延遲電子制造業產品發貨周期
調查并顯示病毒的流行及傳播將導致電子制造商的供應商至少推遲5周的產品發貨。中國以及其他正經歷新冠病毒蔓延的國家船運延誤對于電子制造商產生負面影響。
大約有69%的電子制造商反映,由于COVID-19病毒的流行,產品發貨正遭遇延遲,有些延遲情況還在持續增加中,供應商預計平均延遲達3周,這一數字與2月時的調查結果相當。相形之下,本月的調查有15%的受訪者聲稱供應商延遲發貨的時間將多達6周。
電子產品制造商預計延遲時間將比其供應商目前說明的時間更長。與上個月的情況類似,這些公司的高層預計,發貨延誤平均約在5周左右。預計要到今年7月,業務才能恢復正常,但仍存在不確定性。大多數電子產品制造商和供應商預計,企業營運將在今年7月恢復正常。其中,約有75%的受訪者預計企業將在10月恢復正常,25%的受訪者表示現在談業務何時會恢復正常還為時過早。
John Mitchell指出,"這些延誤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產生連鎖反應。中國受疫情影響的時間越長,擴散到世界其他地區的情況越多,供應鏈將經歷更多的生產緊張和中斷。"
疫情恐影響新產品發布
消費電子產品可能是電子產品制造業中受影響最大的產業,緊隨其后的是工業和汽車。電子產品制造商和供應商正在努力尋找可替代的供應來源,并削減商務旅行開支。多數受訪者(55%)表示正在尋找其他供應來源以及減少商務旅行(54%)。近30%的公司鼓勵如果可能的話使用電話溝通。
一般來說,OEM會在新產品發布之前做好所有產品生產的準備,尤其是消費電子產品。為了完成新產品的整個生產環節,OEM通常需要幾周以上的時間出差去拜訪供應商,而由于疫情嚴峻,許多公司的差旅都被迫取消,工程師們不得不想別的辦法。疫情正日益影響原本計劃中的新產品生產及發布。
2020年銷售和收入可能下降。因為受到冠狀病毒的影響,約56%的受訪者預計第1季預算下降,63%的受訪者預計第1季預算會下降,62%的受訪者預計2020年整年的銷售額會下降。
資本支出在2020年也可能略有下滑。約26%的受訪者預計由于受到冠狀病毒的影響,在2020年會削減資本支出,而63%的受訪者表示資本投資將保持不變。
在IPC的調查報告中,38%的受訪企業為電子制造服務商(EMS),16%為線纜線束制造商,13%為印刷電路板(PCB)制造商/供應商,11%為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等。
- 上一篇:毛絨玩具OTP語音芯片那家好?--當選國產CVX YV800 2020/3/25
- 下一篇:科學家超硬花粉成環保、有生物相容性的柔軟微凝膠顆粒 20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