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也要造芯片?Yes or NO?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指紋識別IC廠商神盾公司正聯合抖音研發AI芯片,2021年初量產,并有望進入OPPO智能手機。
對此,抖音方面回應稱:“信息不實,沒有研發AI手機芯片。”
為何這則新聞會引發廣大傳閱?這和時下敏感的芯片自研話題不無關系。
在美國掀起的技術制裁和打壓之下,高科技全球協作的供應鏈被人為割裂,尤其是在半導體微電子領域。
手機廠商們紛紛自研芯片,這并不稀奇,畢竟,它們自身也需要從市場購買大量的芯片,如果自身有研發能力,即可免于受制于人。在這方面,華為、蘋果等公司就是成功案例。
但互聯網公司也紛紛加入造芯大軍,更是給這一波熱潮推波助瀾。此前,阿里巴巴收購了中天微系統公司,成立自己的平頭哥半導體業務部門,專注從事半導體芯片研發,短短兩年時間,即推出了玄鐵CPU、無劍SoC平臺、含光NPU人工智能芯片等一系列自研產品。
百度也不示弱,推出了昆侖系列通用AI芯片,百度表示,相比GPU,其昆侖芯片的通用性和可編程性更勝一籌,昆侖芯片采用了三星14nm的制造工藝和2.5D封裝技術,今年即可量產。
作為冉冉升起的互聯網巨頭新貴,雖然此次抖音否認造芯,但以抖音(字節跳動)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儲備,如果將來涉足AI芯片領域也并不意外。
畢竟,互聯網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像抖音(字節跳動)這樣靠著算法、人工智能技術起家的公司,其明星產品“今日頭條”就是一款基于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字節跳動最近幾年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其背后的人工智能技術,2016 年,字節跳動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語音&音頻處理、數據&知識挖掘、計算機圖像學、系統&網絡、信息安全等。像抖音的美顏、美體、濾鏡、人體人臉關鍵點識別、手勢識別等,都離不開其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的技術服務。
據 IC Insights報告,2019 年 AI 芯片組市場規模約為 80 億美元,預計到 2026 年,將增長至 700 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市場,面對傳統芯片企業在AI領域上的短板,手握人工智能先進技術的互聯網公司豈不是切入正當時?
誰將勝出?拭目以待!
- 上一篇:教你區別有刷電機與無刷電機 2020/5/27
- 下一篇:三相無刷直流電機問市,GC4931讓電機設計更緊湊更靈活 20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