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百億元,中芯國際臨港再添一座12吋晶圓廠
日前,中芯國際宣布已與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協議雙方有意在臨港自由貿易區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將規劃建設產能為10萬片/月的12吋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聚焦于提供28nm及以上技術節點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該項目計劃投資約88.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2.93億元),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金擬為55億美元,其中中芯國際擬出資占比不低于51%,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投資主體擬出資占比不超過25%。
中芯國際表示,通過把握臨港自由貿易區發展集成電路行業的戰略機遇期,該項目將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推動本公司業務發展。有利于促進公司擴展生產規模和提升納米技術服務,從而獲得更高回報。
產能滿載,凈利大漲逾3倍
官網顯示,中芯國際上海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以及一座擁有實際控制權的300mm先進制程合資晶圓廠;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一座控股的300mm晶圓廠;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
從去年開始,半導體產能一直供不應求,特別是成熟制程。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及新冠疫情影響下,中芯國際無論是財報數據還是產能都得到了迅速發展。此外,今年7月,中芯國際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為滿足更多的客戶需求,根據公司今年的CAPEX支出計劃,擬擴建1萬片12吋和4.5萬片8吋晶圓的產能。
財務方面,2021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共實現營收13.44億美元,環比增長21.8%,同比增加43.2%,實現凈利潤6.88億美元,環比增長332.9%,同比增長398.5%;同時,毛利率也從上個季度的22.7%提高至30.1%。
△Source:中芯國際公告截圖
產能方面,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產能實現滿載,共銷售晶圓174.52萬片(約當8吋),環比增加12.0%,同比增長達21.6%。月產能由第一季的54.1萬片8吋約當晶圓增加至第二季的56.2萬片8吋約當晶圓,產能利用率更是達到100.4%。
加速擴產,縮短差距
根據TrendForce最新公布的排名,中芯國際在全球的市占已從第一季的4.7%提升至5.3%,排名五。市占提升的主要動能來自包括0.15/0.18um PMIC、55/40nm MCU、RF、HV、CIS等各項制程需求強勁,且同樣持續調漲晶圓價格,此外14nm新客戶導入進度優于預期,15Kwspm產能目前已處于滿載狀態。
在全球“芯慌”的情況下,中芯國際近年來宣布了多項投資建廠計劃,包括擴充中芯南方12吋芯片產能,以及在北京和深圳新建多座晶圓廠等。
免費報名 9.14 第二屆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速國產半導體的快速發展,探討中國半導體企業的自主創新之路,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將于9月14日舉辦第二屆半導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本屆論壇以“新變局下的全球半導體合作與機遇”為主題,邀請晶圓制造、封測、EDA/IP、IC設計、分銷、EMS全產業鏈公司近百位高層參會,交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機會,分享最前沿的技術趨勢及科研成果,
- 上一篇:Q3液晶電視面板價或將“大跳水” 2021/9/7
- 下一篇:霍爾電流傳感器ACS785/ACS712系列電流檢測方式知識 2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