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喊話特朗普:英飛凌收購Cypress案恐危及國安!
2020-3-7 23:26:21??????點擊:
國際電子商情從外媒獲悉,由于擔心德國科技公司英飛凌對美國本土芯片廠商賽普拉斯的收購案有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美國官員向特朗普發出警告,建議其阻止這起由外資半導體廠商發起的收購案...
收購案可能危及“國安”?
據彭博社報道,由于擔心外資對美國半導體廠商賽普拉斯的收購“有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有美國官員建議總統特朗普阻止此項收購。
而此前宣布收購賽普拉斯的英飛凌公司,為了讓收購案繼續進行,正在積極向美國政府談判達成協議,但一直未能談妥。
公開資料顯示,英飛凌科技公司前身是西門子集團的半導體部門,在1999年獨立出來,并于2000年上市,目前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其主要的業務領域包括:為汽車和工業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應用提供半導體和系統解決方案。
收購案可能危及“國安”?
據彭博社報道,由于擔心外資對美國半導體廠商賽普拉斯的收購“有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有美國官員建議總統特朗普阻止此項收購。
而此前宣布收購賽普拉斯的英飛凌公司,為了讓收購案繼續進行,正在積極向美國政府談判達成協議,但一直未能談妥。
公開資料顯示,英飛凌科技公司前身是西門子集團的半導體部門,在1999年獨立出來,并于2000年上市,目前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其主要的業務領域包括:為汽車和工業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應用提供半導體和系統解決方案。
被收購的一方是Cypress,該公司1982年成立,總部設在美國加州San Jose,為全球最創新的汽車、工業、智能家居電器、電子消費品和醫療產品提供先進的嵌入式解決方案;同時,賽普拉斯的微控制器、無線和USB連接解決方案、模擬IC、以及可靠且高效能閃存幫助工程師設計差異化產品并在市場上應用。
至于在美國主要負責外資并購交易審查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為什么會認為這筆交易會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目前還不能明確。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外媒認為,由于有數據表明英飛凌約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因此,其在中國龐大的客戶群體,有可能是這筆交易存在的“威脅”的關鍵因素之一。
上述分析并非沒有可能。結合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就科技、貿易方面“拉黑”中國企業,甚至不惜修改法律阻止“美國技術外流”來推測,CFIUS有可能以“英飛凌約3成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為切入點,分析出這起外資收購案可能導致美國技術流向中國。
在2018年,美國國會賦予CFIUS更大的權力,因此針對一些有可能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的外資大宗交易,以財政部為首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有權向總統提出建議。公開資料顯示,CFIUS是一個跨部門的委員會,由15個美國政府機構的代表組成,包括財政部、國防部、國務院、國土安全部、能源部、勞動部、商務部等。
倘若該委員會審查結果認為某一項交易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且該威脅無法通過其他措施解決,CFIUS就需要將案件呈交總統,由總統決定阻止或放行。需要注意是的,只要被認定存在威脅,即便是交易已經完成交割情況下也可以被強制剝離。
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案遇阻
在2019年6月初,德國半導體廠商英飛凌宣布以每股28.35美元的現金收購美國半導體廠商Cypress(賽普拉斯)。根據公告,賽普拉斯擁有包括微控制器、軟件和連接組件等具差異化的產品組合,與英飛凌具領先地位的功率半導體、傳感器和安全解決方案優勢高度互補。
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通過收購賽普拉斯,可以將(英飛凌)業務擴展至更廣泛的層面,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產品組合,連接現實與數字世界,在汽車、工業和物聯網領域開拓新增的增長潛力。”
如若收購案順利通過,結合英飛凌和賽普拉斯的優勢,業界將誕生一個全新的無線控制連接解決方案和汽車、工業和物聯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按照英飛凌原定計劃,如果順利的話,這筆交易本應該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完成。不過,英飛凌在今年2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已經說明,正在就這筆交易的潛在和解方案進行談判。
阻止“美國技術外流”的舉措
近幾年來,美國政府加強了對外資收購美國企業,尤其是針對科技公司的審查。
國際電子商情了解到,被美國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的收購案,除了博通對高通的收購,還包括了中資基金對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發起的收購。
而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也并非首次干預英飛凌的并購投資案。據悉,英飛凌在2017年試圖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Cree旗下功率和射頻業務部Wolfspeed,但由于后者生產的裝置會采用具軍事用途的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這筆交易被CFIUS認定有威脅到其國防安全的可能,最終告吹。
今年2月,包括美國在內的42個加入《瓦森納協定》的國家,決定將擴大出口管制范圍,防止技術外流到中國及朝鮮等地。該協定過去出口限制對象以常規武器及部分機床等為主,而新增的管制對象追加了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基板制造技術及被用于網絡攻擊的軍用軟件等。
國際電子商情此前曾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對中國采取新的貿易舉措,將限制美國芯片制造設備的使用,尋求切斷中國獲得關鍵半導體技術的渠道。
根據美國商務部起草的對外國直接產品規定的調整,即: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后,世界各地的芯片企業才能使用美國設備生產供應給華為芯片。草案如被通過,意味著只要美國政府不向外國廠商發放許可執照,那么中國將可能無法取得由美國半導體設備所制造出的半導體芯片。
至于在美國主要負責外資并購交易審查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為什么會認為這筆交易會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目前還不能明確。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外媒認為,由于有數據表明英飛凌約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因此,其在中國龐大的客戶群體,有可能是這筆交易存在的“威脅”的關鍵因素之一。
上述分析并非沒有可能。結合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就科技、貿易方面“拉黑”中國企業,甚至不惜修改法律阻止“美國技術外流”來推測,CFIUS有可能以“英飛凌約3成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為切入點,分析出這起外資收購案可能導致美國技術流向中國。
在2018年,美國國會賦予CFIUS更大的權力,因此針對一些有可能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的外資大宗交易,以財政部為首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有權向總統提出建議。公開資料顯示,CFIUS是一個跨部門的委員會,由15個美國政府機構的代表組成,包括財政部、國防部、國務院、國土安全部、能源部、勞動部、商務部等。
倘若該委員會審查結果認為某一項交易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且該威脅無法通過其他措施解決,CFIUS就需要將案件呈交總統,由總統決定阻止或放行。需要注意是的,只要被認定存在威脅,即便是交易已經完成交割情況下也可以被強制剝離。
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案遇阻
在2019年6月初,德國半導體廠商英飛凌宣布以每股28.35美元的現金收購美國半導體廠商Cypress(賽普拉斯)。根據公告,賽普拉斯擁有包括微控制器、軟件和連接組件等具差異化的產品組合,與英飛凌具領先地位的功率半導體、傳感器和安全解決方案優勢高度互補。
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通過收購賽普拉斯,可以將(英飛凌)業務擴展至更廣泛的層面,為客戶提供最全面的產品組合,連接現實與數字世界,在汽車、工業和物聯網領域開拓新增的增長潛力。”
如若收購案順利通過,結合英飛凌和賽普拉斯的優勢,業界將誕生一個全新的無線控制連接解決方案和汽車、工業和物聯網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按照英飛凌原定計劃,如果順利的話,這筆交易本應該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完成。不過,英飛凌在今年2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已經說明,正在就這筆交易的潛在和解方案進行談判。
阻止“美國技術外流”的舉措
近幾年來,美國政府加強了對外資收購美國企業,尤其是針對科技公司的審查。
國際電子商情了解到,被美國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的收購案,除了博通對高通的收購,還包括了中資基金對萊迪思半導體(Lattice Semiconductor)發起的收購。
而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也并非首次干預英飛凌的并購投資案。據悉,英飛凌在2017年試圖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Cree旗下功率和射頻業務部Wolfspeed,但由于后者生產的裝置會采用具軍事用途的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這筆交易被CFIUS認定有威脅到其國防安全的可能,最終告吹。
今年2月,包括美國在內的42個加入《瓦森納協定》的國家,決定將擴大出口管制范圍,防止技術外流到中國及朝鮮等地。該協定過去出口限制對象以常規武器及部分機床等為主,而新增的管制對象追加了可轉為軍用的半導體基板制造技術及被用于網絡攻擊的軍用軟件等。
國際電子商情此前曾報道,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對中國采取新的貿易舉措,將限制美國芯片制造設備的使用,尋求切斷中國獲得關鍵半導體技術的渠道。
根據美國商務部起草的對外國直接產品規定的調整,即: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后,世界各地的芯片企業才能使用美國設備生產供應給華為芯片。草案如被通過,意味著只要美國政府不向外國廠商發放許可執照,那么中國將可能無法取得由美國半導體設備所制造出的半導體芯片。
- 上一篇:AI測溫頭盔亮相成都 2分鐘可篩查上百人體溫 2020/3/7
- 下一篇:GC4931 A4931 筋膜槍馬達驅動IC 世芯一級代理 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