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手機這么火,是誰殺死了小屏手機?
“全面屏”的經典話術
再往后,安卓廠商們經過不懈努力,將隱藏式聽筒和光線傳感器搞定,甚至琢磨出了屏下指紋,這才讓全面屏發展到如今的樣子。這其中,由vivo首次嘗試的升降式鏡頭,作為實現真·全面屏的技術之一,也曾火過一陣子。
可以說“全面屏”發展的過程,催生了無數新的技術。這些技術成就了不那么完美的“全面屏”,也讓大屏手機更加順理成章。
手機屏幕尺寸到了接近7英寸的時候就戛然而止了。人們不是不再追求更大尺寸的手機屏幕,而是再大就真的拿不下了。
如今回過頭來看,3.5英寸屏幕的iPhone還遠遠沒有達到單手操作的極限,即便那個時候的智能手機還有著驚人的額頭和下巴。所以增大屏幕尺寸勢在必行,其所獲得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顯示更多內容,看圖看視頻更清晰,打字觸摸更精準,以及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第二“兇手”——所謂“全面屏”設計
在智能手機屏幕不斷增大的過程中,有一次技術變革,得以讓屏幕尺寸繼續橫行下去。當智能手機本身的尺寸變得非常大,大到放入口袋不太方便,大到一只手根本掌握不住的時候,屏幕尺寸的“生長”也就暫時停止了。畢竟沒有人愿意抱著一款平板電腦大小的設備打電話、發微信。
前不久,蘋果推出了全新iPhone SE,這款手機搭載了蘋果最新的A13仿生芯片,同時繼承了iPhone 8的尺寸與外觀。對于新iPhone SE這樣一款造型“復古”,價格真香的產品,網上的討論自然是絡繹不絕。
在諸多討論中,有一種說法引起我的注意——“蘋果正在干掉它最小的iPhone手機”。一些粉絲認為上一代4英寸屏幕的iPhone SE才是最完美的機器,因為它能夠更方便的單手操作,而且還具備耳機孔。
依然有人鐘情于4英寸的iPhone SE
這并不是果粉一次對小屏iPhone的“離去”感到傷心。2018年蘋果公司發布了iPhone XS系列產品,順勢將4英寸屏幕的iPhone SE下架,后者是一款擁有iPhone 5s設計,卻配備iPhone 6s內核的手機。當時就有媒體指出iPhone SE下架意味著蘋果正悄悄殺死尺寸最小的iPhone手機。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但依然有人留戀著小屏產品。究竟是誰(或者說是什么)殺死了小屏手機呢?
第一“兇手”——人們對大屏的追求
事實上,智能手機的屏幕一直在向大尺寸發展。回想2007年初代iPhone,3.5英寸LCD屏在當時一眾手機中也不算小,只不過在之后的六年里,蘋果幾乎沒給iPhone的屏幕尺寸升級。
除了初代iPhone,之后的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和iPhone 4s的屏幕尺寸均為3.5英寸。到了2012年,隨著iPhone 5的到來,蘋果將屏幕尺寸提升到了4英寸,再往后的iPhone 5s和iPhone 5C都保留了這個尺寸。
當時三星推出這款大屏手機的目的是,為了能讓S Pen這支筆盡情的書寫。不過后來他們意外地發現大多數購買這款手機用戶不是為了那只手寫筆,而是為了更大的屏幕。
在嘗到Galaxy Note帶來的甜頭之后,三星趁熱打鐵,在2012年發布了Galaxy Note第二款機型,屏幕也順勢增大到了5.5英寸。在這之后,Galaxy Note系列的屏幕尺寸不斷增大,直到如今Note10+的6.7英寸。
- 上一篇:用MOS管防止電源反接的原理? 2020/4/25
- 下一篇:芯片設計,AI僅需6小時 20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