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港元匯率的弱勢?
2023-4-21 12:01:45??????點擊:
對此我們解讀如下:
一、何為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也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首要貨幣政策目標。其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和收縮,將美元兌港元匯率穩定在7.75-7.85之間。
其中,7.75為強方兌換保證,7.85為弱方兌換保證。若觸發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將會以固定匯率出售港元,回籠外儲,銀行體系總結余也將出現上升,以達到穩定匯率的目的。而若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則會消耗外匯儲備并從市場中回籠港幣,銀行體系總結余也將出現下降,以此收緊市場流動性,穩定港元匯率。
二、如何看待港元匯率的弱勢?
實際上,港元匯率從去年年末開始就逐步轉為弱勢,近期更是一路在7.85的弱方保證位附近窄幅波動。造成港元弱勢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Libor-Hibor息差的走闊。從去年底開始,由于本地銀行間流動性偏松,導致港幣Hibor暫時脫離了與美元Libor利率同步走高的局面,前者出現回落,而后者則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繼續上行。也因此,Libor-Hibor息差走闊,并形成套利空間,市場不斷將港元兌換為美元,并造成了港幣匯率的弱勢。
圖 1:息差擴大導致港幣匯率貶值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
第二,IPO效應下降。一般來說,若香港市場IPO火爆,有大量或是大額新股發行,就會吸引外部資金流入兌換港幣,并推動港元升值。但近期來看,港股市場雖然有新股發行,但是呈現“數量少,且集資規模小”的特征,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降低,市場對港幣的需求也相應減少。
三、后市展望
我們認為短期內息差壓力仍然存在,港元匯率可能依舊表現偏弱,但隨著美聯儲停止加息,港元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壓力緩解,港幣預計也能夠逐步脫離弱勢。
短期來看,考慮到美聯儲在5月大概率還有一次加息,疊加市場近期的加息預期有所升溫,Libor-Hibor的息差壓力仍然存在,對港幣利空。另外,近期港股市場表現不佳,疊加新股上市發行的降溫,恐怕很難在短期內吸引外部資金流入,對港幣的推動效應不足。
但是從中期角度來講,我們認為美聯儲大概率能夠在上半年結束加息,隨后進入到觀察期,Libor利率也將結束為期一年多的上行走勢,港元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壓力有望緩解,這將有利于港幣的穩定。另外,隨著境外流動性轉松的確認,以及港股上市企業在國內經濟復蘇背景下的業績修復,股票市場有望走牛并帶動資金流入,這也將有利于港幣的穩定。
一、何為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
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也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首要貨幣政策目標。其通過基礎貨幣的擴張和收縮,將美元兌港元匯率穩定在7.75-7.85之間。
其中,7.75為強方兌換保證,7.85為弱方兌換保證。若觸發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將會以固定匯率出售港元,回籠外儲,銀行體系總結余也將出現上升,以達到穩定匯率的目的。而若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則會消耗外匯儲備并從市場中回籠港幣,銀行體系總結余也將出現下降,以此收緊市場流動性,穩定港元匯率。
二、如何看待港元匯率的弱勢?
實際上,港元匯率從去年年末開始就逐步轉為弱勢,近期更是一路在7.85的弱方保證位附近窄幅波動。造成港元弱勢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Libor-Hibor息差的走闊。從去年底開始,由于本地銀行間流動性偏松,導致港幣Hibor暫時脫離了與美元Libor利率同步走高的局面,前者出現回落,而后者則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繼續上行。也因此,Libor-Hibor息差走闊,并形成套利空間,市場不斷將港元兌換為美元,并造成了港幣匯率的弱勢。
圖 1:息差擴大導致港幣匯率貶值
資料來源:Wind、招商銀行研究院
第二,IPO效應下降。一般來說,若香港市場IPO火爆,有大量或是大額新股發行,就會吸引外部資金流入兌換港幣,并推動港元升值。但近期來看,港股市場雖然有新股發行,但是呈現“數量少,且集資規模小”的特征,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降低,市場對港幣的需求也相應減少。
三、后市展望
我們認為短期內息差壓力仍然存在,港元匯率可能依舊表現偏弱,但隨著美聯儲停止加息,港元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壓力緩解,港幣預計也能夠逐步脫離弱勢。
短期來看,考慮到美聯儲在5月大概率還有一次加息,疊加市場近期的加息預期有所升溫,Libor-Hibor的息差壓力仍然存在,對港幣利空。另外,近期港股市場表現不佳,疊加新股上市發行的降溫,恐怕很難在短期內吸引外部資金流入,對港幣的推動效應不足。
但是從中期角度來講,我們認為美聯儲大概率能夠在上半年結束加息,隨后進入到觀察期,Libor利率也將結束為期一年多的上行走勢,港元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壓力有望緩解,這將有利于港幣的穩定。另外,隨著境外流動性轉松的確認,以及港股上市企業在國內經濟復蘇背景下的業績修復,股票市場有望走牛并帶動資金流入,這也將有利于港幣的穩定。
- 上一篇:從提升到賦能,半導體企業加速碳中和之路 2023/4/23
- 下一篇:臺積電向美國爭取 150 億美金芯片法案補貼 2023/4/21